Member-only story
領導豆芽菜工場走向可持續發展的冒險家
日本有一家專門生產豆芽菜的企業 Salad Cosmo 社長是今年已經73歲的中田智洋,他可以稱得上日本豆芽菜的改革先鋒。半個世紀以前,日本的豆芽菜全都經過漂白殺菌加工,所有的豆芽菜都非常「白淨」。但是中田卻不以為然,他覺得用這些化學殺菌,最後影響到還是會是消費者的身體,所以他從1973年開始,就開始研發推出無漂白、無添加的豆芽菜。不過在剛推出的時候,幾乎受到其他業者巨大的壓力,中田回憶說:「當時無言的壓力,非常巨大。」但是就在他推出無漂白、無添加的豆芽菜之後十年,日本的豆芽菜產業,幾乎都跟著他的標準,全部轉換成了無漂白、無添加豆芽菜製程。不過,中田智洋的「怪」還不在於這一點,疫情結束之後,全球政局不穩定,戰爭頻仍,也造成了物價上漲,就在日本一片漲聲不斷的時候,中田主張要把公司生產的豆芽菜調降價格。
節能革命 如何在不漲價的前提下維持品質與盈利
「日本國民手上可以自由運用的錢越來越少,這時候還漲價似乎很不對。」但是在商言商,不想調漲終端售價,就得降低成本,既要降低成本,又要不改變商品品質,這就得要花腦筋。中田的Salad Cosmo 的業績維持了43 年的營業黑字。這當中最大的訣竅就是將巨大的豆芽菜工場效率化。豆芽菜的原料來自於綠豆,只要把綠豆放在通風沒有光線照射的地方,只要一個星期左右,就能夠長成可以出貨的豆芽菜。中田的巨大工場在製程上沒有太大變化,只是把製造、洗淨、揀選、裝袋、裝箱全部改成自動化操作,才能節省至少一半的人事費用開銷。然後在工場上方安裝太陽能板,節省工場所需的電力。
將廢棄物轉換成牧場飼料 獲得雙贏
除了工場自動化之外,降低材料耗損,也是中田降低成本的方法。豆芽菜出貨前,必須把過長的細根除掉,每天這些多餘的食材廢棄物,大約佔了兩成,一天大約會有20噸左右的量。要處理這些廢棄物,每個月必須花費1,000萬日圓的成本。於是中田想到把這些豆芽菜的食材廢棄物賣給牧場,而這些處理過的食材廢棄物,不但幫牧場每個月節省了70萬的飼料費之外,Salad Cosmo 每個月的廢棄物處理費用也只剩下 100 萬日圓。除了這些生產端的調整之外,Salad Cosmo 從 2013 年也推出已經處理過的野菜包。但是那時候市面上野已經有類似的商品,所以Salad Cosmo就以日本產野菜為賣點,搶攻主婦市場,果然到了 2019 年Sal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