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返璞歸真的設計 町工場的達人們協助落地

Joel Fukuzawa
4 min readJan 16, 2020

支撐著日本戰後經濟發展奇蹟的背後,是有許多技術高超的「町工場(家庭工場)」。他們零星散落在城市的角落,雖然小小不起眼但是卻培養著許多手藝精湛的技師。最近理光( RICOH )的年輕設計師河俊光心念一動,找了這些町工場共同推出一個專案計畫「 GOOD ENOUGH 」。主要是這群年輕設計師對於現在的商品有著越來越多過剩的裝飾覺得厭煩,「返璞歸真」以及「減法哲學」是他們的心願,而這個願望的達成必須依靠年資、技術豐富的加工技術才能夠落地。幸好,町工場的職人們,也有著同樣的想法,兩邊一拍即合,利用鑄造技術做出來設計簡樸的零部件,陸續誕生。

日本經濟發展的原動力 町工場的活力

消費者對於 RICOH 商品的評價大都是簡潔、不浮誇而且性能擁有一定的水準。這次這個專案剛好也符合了 RICOH 商品的精神,所以才會在去年( 2019 年)選在 RICOH 的創業地:東京大田區進行。大田區裡有超過 3,000 家各式各樣的町工場,從鈑金加工、切割、研磨各種工業產品零部件的承包製作都是在這裡完成,要說整個大田區就是日本各個工業製造生產的大本營一點也不過分,透過這些生產線的零部件,交由 RICOH, SONY 這些品牌組合之後最終成為 Made in Japan 的商品銷售到全世界。

年輕的設計師與資深工場職人的腦力激盪

每天在理光設計中心上下班的河俊光,看到這些充滿活力的町工場,他就想「總要想一個專案跟這些優秀的職人們一起來合作。」於是他在 2017 年透過大田區產業振興協會的介紹認識了大田區當中一家擁有悠久歷史的町工場「矢澤製作所」的營業部長矢澤洋平,今年才 30 歲的洋平是這家製作所的第四代,曾祖父創立工場之後,代代相傳下來,不論是技術或是經驗在大田區裡町工場中都具備一定的指標意義。兩個年輕人一拍即合,洋平找了 8 家町工場合作而河俊光則是先約了 6 名志同道合的年輕設計師先到這些工場參觀。設計師們確定了町工場的加工技術之後,開始與工場的職人們開會討論訂定出設計方案,在去年 9 月中旬的日本 Good Design 發表了 24 樣成品,像是由矢澤製作所設計的套件,最小的部件直徑只有 4mm ,卻可以順利流暢地從其它套件裡取出,或是將摩擦力降低到最小的滑輪軸承等等。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