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躲在父母保護傘下 不敢做夢的平成世代
過幾個月日本的「平成」就要結束,三十年的時間在人類歷史的長流裡,雖然不算什麼,但是如果用三十年來看一個人的人生,也過了生涯的三分之一。這個在經濟上被稱為「平成不況」的年代,對於日本這個社會的人口以及婚姻觀念到底發生了哪些改變?日本面臨的人口問題,不光是高齡化、少子化這麼簡單,離婚數增加、結婚數減少,選擇待在家裡讓父母養的中年人越來越多,日本二十年後的活力將比現在更衰退。
失去經濟牽引力 連結婚也覺得無力
稱呼平成這三十年,日本媒體最常用的標題就是「失去的三十年」,相對於前一個世代「泡沫經濟」,這個世代因為日本社會喪失了大型的經濟牽引力,也間接造成了日本社會未婚人數拉高。根據日本 2015 年的人口普查,男性有兩成三、女性則有一成四超過 50 歲還沒有結過婚,這個現象事日本從一百多年前明治維新之後,正式進行國力調查以來的最高紀錄,翻開歷史,三十年前 1985 年的國力調查,日本幾乎是全體國民都有過結婚經驗。
一輩子不結婚的人口 逐年增加
除了終身未婚之外,日本這三十年來不論男女也都呈現出晚婚的現象,男性大約到 40 幾歲都還是單身,而女性則是到 30 幾歲依然小姑獨處。日本整體社會,男女終身未婚的人口,這 30 年內增加了 500 萬人,如果再加上離婚以及喪偶的人口,日本人孤老至終的人口比 30 年前多了 1,000 萬人以上。這也改變了日本過去以「夫婦與小孩」為主的核心家庭世代,轉換成了一個人生活的「單身世代」,而且單身世代在接下來的 30 年內還會持續增加。
明天能不能吃飽都沒把握 哪敢做夢想未来
造成家庭結構改變,當然與勞動人口變化以及經濟環境有關。有人說「因為現代的男女平權、加上勞動環境改善,結婚之後在經濟上的自由度不一定比單身好。」但是反過來的說法則是「即便再努力的工作,賺的錢也不夠花,更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