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超過百年商品 透過社群媒體重新塑造形象

Joel Fukuzawa
Nov 14, 2021

--

在日本提到「仁丹」已經有不少年輕人不知道這是什麼玩意兒?不過,在鬼滅之刃的街景中,經常會出現牆上掛著一個穿著大禮服鬍子翹翹軍人模樣的廣告,在「月薪嬌妻」電視劇中,兩家父母見面的時候,津崎平匡的父親緊張著一直拿出口袋裡的「仁丹」往嘴裡倒,也讓人印象深刻。透明瓶子裡,放著許多銀色小丸子的「仁丹」,在 80 年代創下超過 30 億日圓的業績,過去仁丹從萬能藥到後來變成了防止暈眩、宿醉,還能讓口氣清新的小藥丸,現在卻被許多口香糖或是口氣清新劑逐漸取代了原有的市場,「仁丹」這項商品的業績只剩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一,這個看似已經老化的商品,最近卻在疫情期間爆出人氣,追蹤人數從原本 100 人不到激增到 3 萬 7,000 人以上。

老社長受到福澤諭吉啟發 重視流量以及知名度

「仁丹」這個帶著濃厚大正昭和色彩的小丸子,與台灣有點淵源,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日本的衛生條件不好、醫藥不發達,森下仁丹的創始人森下博想要研發一種可以隨身攜帶,含有桂皮、薄荷腦數十種的草藥藥方的漢方藥,他找到了台灣藥丸的作法,將草藥揉成一顆顆的藥丸,讓人可以放在瓶子裡隨身攜帶,隨時服用,很長一段時間「仁丹」被當成健胃整腸解讀的萬用藥,不過現在則是以防止宿醉、噁心、嘔吐為主要訴求。在明治時代,森下博在福澤諭吉的啟發下,自學成了個出色的廣告商人。他對於福澤諭吉所發表的「廣告論」非常認同:「要從市面上許多類似的商品脫穎而出,就必須要廣為人知才是獲勝的法門。」為了提高「流量」,森下博,將仁丹標誌上穿著大禮服外交官的圖樣,配合才剛成立沒多久的郵局系統,做成了街道巷弄的門牌,還在澀谷、淺草以及京都等地,設立了一座座高聳的廣告塔,使得森下仁丹立刻名聲大噪,在大正昭和年代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逐漸老化的商品形象 透過自嘲貼文翻轉

不過現在森下仁丹的客層幾乎集中在 70~80 歲的族群,40 歲以下的日本人幾乎很少人知道「森下仁丹」,更別說 20 幾歲的年輕人。但是,森下仁丹卻在社群平台上,再次發揮老社長森下博的廣告創意。只要上 twitter…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