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觀光產業必須要能夠持續獲利 「夜王」成了關鍵的殺手鐧?!

Joel Fukuzawa
5 min readJul 27, 2019

現在台灣到日本旅遊的人數每年大都維持在 450 萬人次以上,除了東京大阪之間的黃金路線之外,有更多的台灣旅客會往日本的東北、九州、北海道或是四國這些地方城市移動,在這些地方體驗屬於日本地方生活特有的恬靜與舒適。但是可能有不少人會發現,到了日本地方城市的溫泉旅館,幾乎都會有類似的體驗:走進到旅館 Check In 的同時,旅館人員就會問你:「希望幾點吃晚飯啊?」,給出可以選擇的時間段,大概不是六點就是六點半。好不容易進了房間,把行李裡的東西拿出來之後,泡個茶休息一下,就差不多可以去泡個溫泉,一個小時出來之後,也到了準備吃晚飯的時間。溫泉飯店的晚餐,一整套吃完大約要花上一個半小時到兩個小時。這時候差不多是晚上八、九點,想要去溫泉街走走看看才發現,大部分的店家早就收了暖簾也關上了門,只好悻悻然地回到房間,轉著電視打發時間,結果一個不小心就睡到天亮。

只注意觀光人數增加 卻忽略了地方付出的成本代價

類似這樣的經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也是日本觀光推廣單位遇到最大的問題。從 2016 年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兼任議長的「日本觀光展望構想會議」上,訂定將在 2020 年達到 4,000 萬人的目標,的確在這幾年的努力下,訪日的外國觀光客從 2016 年的 2,400 萬人,增加到 2018 年已經突破 3,000 萬人,預計 2020 年突破 4,000 萬人的目標可以在今年年底之前提前完成。但是,問題是即使突破了 4,000 萬人,如果不能帶來相對應的經濟效果,這麼多的外國觀光客反而會成了影響日本民眾日常生活品質的觀光公害。

觀光公害的問題日趨嚴重 得不償失才是關鍵

最近幾個日本觀光公害的地區,像是京都、鎌倉或是白川鄉,幾乎都是以文化財或是自然觀光吸引外國人前往參訪,但是有一個數學問題不得不提出來講:當大量的觀光客湧入這些地方的時候,這些地方的民眾不但要提供基礎的觀光衛生環境、容納人潮湧入的交通設施以及犧牲原有的寧靜生活。可是花了這麼高的成本之後,這些觀光客可能只是在這裡吃一頓飯、買個紀念品就離開,這一加一減之間,到底能夠帶給地方多少的淨收入?許多人把算盤打了一打,發現這筆帳怎麼算都不划算。於是開始有人思考,只靠文化財以及自然景觀吸引觀光客,似乎還是不夠,活用夜間時間,才有可能讓觀光真正獲利。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