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被日韓次文化影響的東京兩條街:「竹下通與大久保通」
今年 3 月東京原宿新車站落成啟用,1942 年完工,曾經是東京都內,歷史最久的木造車站也在今年 8 月進行解體工程。而位在原宿車站正對面的竹下通,最近也因為疫情的關係,人潮漸漸的淡去。原宿曾經是日本次文化時尚的發源地,日本的長統襪、可麗餅都是從這裡發跡之後,傳播到日本各地。就連去年在日本造成風潮的台灣珍珠奶茶,竹下通也是各家手搖店的必爭之地。台灣的 CoCo 都可、貢茶之間的競爭就異常激烈。不過最近來到竹下通會發現人數銳減,幾乎只剩下全盛期的 1/5 ,這也使得許多小本經營的獨立店面經不起沒有客人上門的虧損,加上竹下通的店面房租也是東京都內有名的貴,使得他們紛紛選擇撤退,接手的進駐的幾乎都是有公司背景的連鎖店,這也讓竹下通次文化的色彩逐漸消失。
竹之子族成了 1980 年代最潮的一群年輕人
竹下通在大戰結束之後,從舊地名的原宿、穩田以及竹下町合併成「神宮前 1 丁目~ 6 丁目」,到了 1970 年營團地下鐵千代田線開通之後,明治神宮前車站正式營運,也開啟了竹下通次文化的歷史。 1980 年代竹下通出現「竹の子族」,這群年輕人會在假日的時候,聚集在原宿的步行者天國跳舞玩音樂,這群人大都以國、高中生為主,他們的特色就是會帶著一台卡式收錄音機,穿著顏色亮麗顯眼的衣服,大聲播放音樂,而身體隨著音樂搖擺。最盛時期,竹の子族有將近 50 個團體,超過 2,000 名的成員,在原宿的步行者天國活動,每次假日原宿都能夠吸引超過 10 萬人以上的人潮,這個盛況一直到 1998 年原宿取消假日步行者天國之後,竹の子族的熱潮才逐漸的退燒。
原宿步行者天國的取消 也改變了原宿的商業生態
到了 2000 年之後,隨著表參道山莊以及明治通的 H&M 的開幕,帶動許多國際時尚品牌進駐原宿。這時候原宿的表參道搖身變成了國際時尚大道,而竹下通則是成了日本次文化的發信站,吸引不少年輕人以及外國觀光客駐足。但是也因此帶動竹下通的房價年年上漲,現在每坪每個月的租金最少都要 4 萬日圓以上。過去竹下通主要的客群鎖定在十多歲的高中生,但是隨著網路電商越來越發達,加上現在高中女生們每個月的零用錢大概只有 5,814 日圓,比竹下通全盛時期 1990 年代高中女生的零用錢少了將近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