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藏在深海的戰爭 海底光纖電纜維續網際網路正常運作
有了網際網路讓我們體會到「天涯若比鄰」的親近感,不過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享受來自遠方的即時通訊傳輸,連結每個陸地的海底通訊電纜佔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全球兩大通訊電纜製造商,分別是市占率四成的美國 SUMCO 以及市占率三成的日本 NEC ,原本在 2019 年,中國華為想要透過鵬博士電信傳媒集團將與美國連結的海底電纜從香港上陸,結果被當時美國司法部下禁指令,隨後國務卿龐貝奧立刻推出「乾淨網絡計畫」將中國企業徹底排除。現在全球超過 500 條總長度約為 130 萬公里,可以繞行地球 30 圈的海底通訊電纜,九成以上分別由美國、日本以及法國所掌握。海底通訊電纜的原理是透過包覆在電纜內部的光纖快速傳導訊號,以大約 20 Tb/s 的速度進行訊號傳輸。Google 鋪設的跨太平洋海底電纜 FASTER,它的總長度約為9,000公里,頻寬高達 60Tb/s,台灣延伸段在 2016 年 9 月 6 日啟用,可以在台灣與日本兩地間提供高達每秒 26Tb 的傳輸速度,約等於每秒傳輸 709 片 DVD 的資料量,頻寬相當可觀。
多核心電纜 強化傳輸速度
但是隨著無人自動車以及 6G 通訊技術的成熟,20 Tb/s 的頻寬已經沒辦法滿足大幅成長的通訊量。現行的光纖技術遇到最大的問題在於如果要長途傳輸又怕訊號衰減,就得要提高光纖雷射的強度,只是雷射強度一提升,就很容易打穿光纖管壁或是與其他訊號造成干擾。住友電工光通信研究所的所長齋藤達男說:「要傳輸 1000 公里以上的距離,每秒 30 Tb~40 Tb 已經是極限。」於是, NEC 與住友電器工業開發出一種多核心海底電纜的技術,過去一條通訊光纖無法解決同一條光纖的光訊號干擾問題,所以每一條光纖只能有一條訊號管道傳遞,一條電纜可以包覆 8 條光纖網路。 NEC 成功的將一條光纖中放入四條通道而且不會互相影響,於是每一條同樣長度的電纜,通訊能力立刻提升了 4 倍達到每秒 80 Tb ,如果用一份報紙來比喻的話,也就是1 秒鐘可以傳輸 3,000 萬天的報紙內容。透過海底通訊電纜傳輸速度的提升,NTT 計畫在 2030 年將連結東京、大阪等主要城市的資料中心與基幹網路全部更新成 NEC 這款多核心的光纖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