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老後靠國民年金養老? 至少還要有兩千萬日圓的存款

Joel Fukuzawa
5 min readJun 15, 2019

上班族退休之後,究竟身邊要準備多少存款才能夠安安穩穩地終老?日本金融廳這個月初發表了一份報告書建議:日本國民退休之後至少要有 2,000 萬日圓以上的儲蓄才可能安穩的過完一生。這個報告書一出來,立刻在日本國內引起熱烈討論。日本從 1961 年實施國民年金制度,制度中規劃從每個國民每年所得當中提出一定比例做為國民年金的基礎,同時分成老年給付、殘障給付以及遺族給付三種。現在只要年過 65 歲就可以支領老年年金,平均一對夫妻每個月可以領 21 萬日圓。問題出在當時制定這項政策的時候,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男性 65.32 歲,女性 70.19 歲。現在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公布的資料,日本國民的平均壽命:男性 81.09 歲,女性 87.26 歲,日本國民的壽命提升了將近 20 歲。

高齡少子化 勞動力年年衰減

就在日本社會進入超高齡化的情況下,年金制度依賴的年輕勞動人口卻持續下降,日本的年輕人晚婚、不婚、不孕、少子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預估 2055 年日本人口將不到一億人。也就是說,未來日本人口結構會是一個明顯的倒金字塔型,上層有一大層高齡沒有勞動能力的老人,原本應該支撐這群高齡社會的勞動主力卻越來越單薄。顯然這群年長者想要單純依賴國民年金養老已經越來越不可行,在這個問題的相互影響下,才會出現日本金融廳的外部專家會議提出這份「老後資產至少要準備 2,000 萬日圓」的報告書。

國民年金出現問題 節儉悖論就會成形

雖然在金融廳的報告裡也提到 2018 年日本高齡夫婦的存款平均額度在 2,344 萬日圓左右,看起來似乎符合老後資產 2,000 萬日圓的標準,但是卻有可能是部分高資產的家庭把平均值往上提升。高齡化的問題帶給社會的衝擊還不止如此,當高齡族群意識到光靠國民年金沒辦法養活自己一輩子的時候,除了儲蓄之外勢必會選擇節約消費,一旦這個循環啟動之後,凱恩斯經濟學上的「節儉悖論」就會出現:因為經濟不景氣所以每個人縮緊荷包預算,又因為大家都選擇鎖緊荷包預算,使得社會經濟景氣更加惡化。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