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老店熄燈打烊 全都是房東的錯嗎?

Joel Fukuzawa
5 min readMar 1, 2019

最近台北許多老牌餐廳紛紛傳出打烊熄燈,有一些報導把熄燈原因歸向經濟不景氣加上房東不願調降房租共渡難關,這個結論或許很直觀,但是否正確就值得商榷。老店打烊的問題不是只發生在台灣,在日本也因為電商發達以及社會型態改變,許多老百貨店以及老錢湯,都面臨了打烊或是轉型問題。這也引發另一項值得思考的題目,老品牌如果不因應社會形態而改變,最後熄燈打烊的這筆帳到底該怎麼算?該算在誰身上?

地方百貨公司 商品千年不動如山

日本的百貨業包括三越伊勢丹從 2017 年開始在日本全國各地關掉了將近十二家以上的百貨公司,這些百貨公司有些還是從二戰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老百貨公司,這讓日本百貨業興起「百貨業是日本夕陽產業」的論點。不過這些熄燈打烊的百貨商場都有一個共通點,幾乎都是郊外的百貨店或是地方型的百貨公司。而且他們不論在陳列方式、販售的商品幾乎幾十年來沒有任何改變,比方說地方的百貨公司明明就可以提供一些高齡化的商品,卻長年不見這些百貨公司有意提高銀髮商品的意願。

新興勢力夾殺 不想被滅亡就得殺出血路

如果地方、郊區沒有發展出大型的購物商場,或許這些老百貨店還能夠苟延殘喘,但是隨著像永旺這類的大型綜合購物商場在郊區一間一間的展開,不但停車方便、貨架與貨架之間的空間也夠大,讓行動不便的消費者能夠有舒適的購物體驗。再加上 JR 東日本也開始在各個大型轉運站直接蓋起了購物大樓,只要一下車想要買吃的、喝的、用的,只要想得到的幾乎都能買得到。在這兩大新興勢力的夾殺之下,即便是具有悠久歷史的百貨公司也很難招架得住。

與地方產業結合共生 創造地方品牌

可是地方百貨店也不是全都沒有優勢,他們擁有長期穩定的客戶以及知名度,有些存活下來的地方百貨公司採用的就是直接「地方化」。像是新潟縣的伊勢丹百貨,直接轉型成為地方產業的一環,伴隨地方政府推動的「地方創生」…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Respons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