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義理巧克力?! 令和時代粉領族聽不懂的名詞
每年到了二月就是情人節巧克力的旺季,日本職場開始流行送巧克力大概是從 1950 年代開始。這個時代送巧克力的花樣名目不少,有給自己心目中仰慕愛戀的「本命巧克力」,也有給老愛講不好笑笑話的大叔們一人一個的「義理巧克力」,還有閨蜜之間相互交換的「閨蜜巧克力」。但是隨著 疫情蔓延,上班族被要求 WFH 在家辦公,每年消費最大宗的「義理巧克力」今年的業績直線下滑。日本銀座松屋針對 3 萬 2,000 名女性進行網路問卷調查,今年預計要買情人節巧克力的超過九成以上,但是有將近七成的受訪者表示,他們願意多花些錢買一盒好一點的巧克力犒賞自己。
疫情期間在家辦公 買了巧克力也沒人吃
在職場上的日本女性趁著情人節犒賞自己,大概在 2015 年就開始,近年因為職場環境以及倫理觀念改變,過去昭和時代的職場女性為了人際關係,買些義理巧克力堵住大叔們的毒舌成了傳統,到了令和時代,義理巧克力幾乎變成「死語」,大叔們要是不小心講了想吃「義理巧克力」,那麼「職場霸凌」以及「性別歧視」的帽子就可以壓到他們喘不過氣。進到公司十幾年的野島愛說:「今年絕對是消滅義理巧克力的好機會!」以前每年到了情人節前夕,野島愛都得跟公司的女同事們自掏腰包集資買一大包義理巧克力分送給公司的同事們。「反正今年大家大部分時間都在家辦公,買了巧克力也沒人吃,這筆錢省下來剛剛好。」野島愛決定用這筆錢買些自己喜歡的巧克力好好犒賞自己。
老商社固守最後城池 用郵寄的方式將巧克力送到家
不過也不是每家公司都放棄「義理巧克力」的傳統,今年 25 歲的渡邊茜在日本一家知名的貿易商社上班,公司在疫情期間早就採取「在家辦公」,可是有一天他在群組看到一則關於情人節義理巧克力的聯絡訊息,群組裡年長的女同事說要以「郵寄」的方式寄送「義理巧克力」,渡邊茜說:「起初我還不太相信這則訊息,反覆看了三次我才確定他們是認真的!」在渡邊的公司裡,男女比例是 8:2 很多年紀比較大的女同事保留了過去的觀念,他們認為「為了表達對同事們的謝意,送點巧克力很合理。」也因為有這樣的需求,包括高島屋在內的電商平台也推出一種可以在巧克力盒包裝外,貼上填寫住址以及姓名的貼紙,還刻意將包裝盒做成剛好可以投入郵筒的大小,讓消費者購買之後填寫好寄送地址可以直接丟入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