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網路普及化 錯誤的醫療資訊很容易在演算法下快速擴散
這幾天 KOL 與醫師群之間針對民間養生經驗與醫學專業的爭論,總算在 KOL 出面致歉並且表示願意下架引發爭議的影片之後,暫時拉下帷幕。但是在這次的爭端中,可以發現在網路上擁有強勢話語權的一方,如果沒有妥善求證發表的資訊,造成的影響將難以想像。在日本也曾經發生過強勢的醫療專業媒體,為了擴大點擊率以及流量,大量推送未經過求證的農場文,甚至還有一些穿著醫療專業外衣的廣告內容或是錯誤偏方的資訊堂而皇之在網站上刊載。這個已經被關閉的醫療資訊網站叫做 WELQ ,這個醫療網路媒體的母公司是日本知名的 IT 公司 DeNA 。 WELQ 透過在文章中埋入關鍵字,優化 SEO 演算法,讓網站文章在 Google 搜尋的時候可以排到最前面。對於 WELQ 來說,文章內容寫什麼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關鍵字有沒有放在文章裡。每天超過 100 則符合 SEO 演算法的海量文章,大幅提高 WELQ 的流量。結果出現了像是「肩膀酸痛是因為守護靈」、「感冒吃橫濱家系拉麵就能治癒」或是「吉野家的白飯含有過敏原」之類怪異的內容。甚至還有些寫手會在網路上搜尋醫師們的部落格,拼湊成一篇看似專業的「醫學」文章。
追求流量關鍵字 只求海量文章不核實內容
當時 WELQ 是 DeNA 公司新媒體事業體中非常重要的一個健康醫療媒體網站,網站標榜是「身心的教科書」提供專業的健康資訊情報,剛開始 WELQ 的文章內容的確很嚴謹而且質量也高,但是文章的流量卻一直不見起色,半年後 WELQ 調整經營方針,每天上架超過 100 則文章,每則文章的文字內容控制在 2,000 字以內。文章的寫手則是透過雲端人才服務網找來,這些寫手不需要任何醫學專業背景,文章也不需要做任何背景調查以及資料查證,每則的稿費 1,000 日圓。對於 WELQ 來說,重點不在於內容是否正確,而是這些文章能不能經由演算法增加網站的點擊率,畢竟高流量才是廣告收入的保證。
醫學部記者踢爆 迫使網站關門
結果造成的問題就是,當人們利用 Google 搜尋與病情相關的訊息時,WELQ 的文章透過 SEO 優化之後,帶有錯誤訊息的文章順利的排在 Google 搜尋的最前面,醫師們專業的資訊,卻因為沒有經過演算法優化,而被埋沒在網路的大海之中,不見天日。像是在 Google 搜尋「想死」的關鍵字,出現的都是 WE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