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碰到必須要超越的高牆時 那就是機會到來的時候
日本專門生產肥皂的公司「牛乳石鹼」,從 1909 年創業到現在已經超過了百年,牛乳石鹼在沐浴乳、洗面乳等液狀沐浴用品當道的今天,依舊堅持生產塊狀肥皂,主要是在企業經營失敗中重新回頭檢視過去成功的亮點,剔除不必要的商品,才得以延續企業的競爭力。日本早在江戶時代就從荷蘭把近代肥皂的製造方式帶回日本,但是一直在明治初年,肥皂都還只是停留在醫藥用品的階段。直到 1900 年左右,日本流行「錢湯(大眾澡堂)」文化,花王、資生堂販售切成一塊塊的石鹼,剛好方便人們帶去澡堂洗澡。從這時候開始,石鹼漸漸的深入日本人的生活中。當時,日本最大的石鹼生產中心在關西的大阪,沿著寢屋川沿岸有一整排的石鹼製造工廠,這些工廠生產的石鹼透過水路運輸,運送到日本全國各地,而牛乳石鹼也在這個地方誕生。
為了搶攻市佔率卻迷失了企業核心價值
牛乳石鹼的製造方式採用釜炊法,使用天然的牛脂與椰子油為原料,在鍋子裡加熱攪拌。再透過鹽稀法將石鹼的水分分離出來,攪拌過程中的濃稠度會影響到肥皂的保濕成分以及對於肌膚的溫潤度,所以整個製程要花上好幾個星期,當時這些熬煮製作的過程都必須要職人專業判斷才能夠做得出來。當牛乳石鹼在 1928 年推出以「 Cow 赤箱」為包裝的石鹼上市之後,在市場立刻造成搶購。即便在二戰物資最缺乏的時候,赤箱的牛乳石鹼在日本的銷售依舊維持在全國首位的水準。但是到了 1980 年代沐浴乳登場之後,肥皂、香皂的市場開始萎縮。牛乳石鹼為了維持市佔率,進行多角化商品開發,最多的時候曾經有 300 多種品項在市場上同時銷售,但是多角化商品也意味著商品無法專精,最後的結果就是賣越多虧越大。
百年的國民生活用品品牌 從迷惘中重新回到原點
面臨經營危機的牛乳石鹼決定重新定位公司方向,放棄過去廣而不精的戰略,用「選擇與集中」的核心價值重新檢視現行的商品價值,透過「選擇」將 300 多個品項,斷捨離到只剩下 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