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疫情逐漸趨緩 大型雜貨賣場也發展出隨機應變的商業模式

Joel Fukuzawa
Mar 21, 2022

--

日本政府宣佈 3 月 21 日解除所有都道府縣的「蔓延防止限制」,這也代表日本社會重新回到一般防疫模式。不過,日本國國境對於外國觀光客全面開放的時間依舊不明確,長達兩年的疫情,讓不少原本倚賴外國觀光客的店家,不得不思考轉型問題。其中「唐吉訶德」變換隊形改變戰略的速度非常快,位在澀谷的「 MEGA 唐吉訶德澀谷本店」在疫情之前,光是免稅商品所帶來的業績已經是日本全國排名第二,僅次於位在大阪的道頓堀店。疫情前,澀谷本店每個月的業績當中,超過四成以上來自外國觀光客的貢獻,當時店內決策進貨商品的營業會議,幾乎都是外國籍的員工負責主導提案。但是疫情發生之後,外國觀光客瞬間歸零,這也使得唐吉訶德不得不在營業方針上進行轉換。

過去以外國觀光客為主 現在要傾聽本地消費者的聲音

現在澀谷本店每個月的商品業務會議,不再是外國籍員工主導,而是轉由 10~20 幾歲的員工為主,由他們提出年輕人的流行趨勢,提供給 40~50 歲的幹部當成轉型的參考。現在澀谷本店三樓的美妝品專櫃,疫情之前貨架上的日本美妝大廠高價商品,現在幾乎都被來自中、韓低價多樣的美妝商品所取代。除了美妝品之外,零食點心專櫃現在還多了「軟糖」專櫃,澀谷本店店長太田越太說:「年輕店員說,現在流行把嚼軟糖的聲音錄下來上傳到社群平台,業務會議立刻決議增設這個專櫃。」唐吉訶德的經營方式與其他大型連鎖百貨通路最大的不同在於,總公司將進貨權限下放給「店長」的「個店經營」模式,總公司只負責六成左右的定番商品,剩下的四成商品全由店長直接裁量決定。疫情之前太田越太所主持的澀谷店,只要提供給外國觀光客最方便的購物體驗就能維持不錯的業績成長,但是這項優勢在外國觀光客進不來之後,成了最大的痛點。

改變陳列通路 讓本地消費者得到重視

太田越太說:「過去澀谷店的陳列動線會讓本地客人壓力很大。」除了排隊的收銀台沒有分流,為了等待辦理免稅以及翻譯溝通,讓不少本地客人都不敢進到唐吉訶德買東西,雖然唐吉訶德號稱什麼都賣什麼都不奇怪,但是澀谷店有為了迎合外國觀光客的商品越來越多,讓不少本地客人進店逛了半天卻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商品。再加上唐吉訶德的「壓縮陳列」法,狹小的通道、貨品頂到了天花板,在疫情之下都不符合防疫規範。為了符合後疫情時代的賣場模式,唐吉訶德澀谷本店先將一樓原本陳列給外國觀光客方便採購的糖果餅乾專櫃全都…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