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甜蜜的秘密:台灣的童年與日本熱銷產品「きのこの山」的因緣
不說不知道,可能永遠想不到,明治製菓的長銷商品「きのこの山」居然跟 Pocky 還有台灣都有關係!明治製菓食品開發研究所開發出「きのこの山」的首席研究員新元久能夠做出那麽好吃的巧克力點心,跟他曾經在台灣南部生活的記憶有關。新元一家三代都在日本統治時代的台灣生活。祖父鹿之助是鐵路工程師,在日治開始不久的 1896 年移居台灣,負責建造連接台灣南北的縱貫鐵路和運輸森林資源的阿里山鐵路,並擔任台灣總督府鐵道部長。在台灣出生的父親八通雄是明治製糖公司的甘蔗栽培專家。而新元久則是 1931 年 12 月出生在台南的總爺糖廠員工宿舍。當時的台灣,從冬天到春天,是甘蔗製糖的時期,製糖過程中會產生的甜香蒸餾水,這些蒸餾水會通過管道供應到員工宿舍。新園久說「我每天都在甜香的洗澡水中洗澡,所以從出生就喜歡甜食」。新元久的父親偶爾也會帶蛋糕和三明治回家,而新元媽媽則是會把麵包邊炸過,然後撒上糖做成點心。
戰後生活的變化 新元久的離別與回歸
新元久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全家搬到台北生活。喜歡吃甜食的他,很期待去當時菊元百貨公司的食堂,食堂裡的雞肉飯、焦糖布丁和冰淇淋都是新元久的最愛。新元久的爸爸,偶爾會帶他到台北車站前的鐵路飯店吃法式全餐。他對正宗的冰淇淋感到驚訝,「原本冰淇淋裡面可以加雞蛋,跟我以前吃的冰淇淋完全不同。」這也啟發了新元久對於料理的興趣,但是隨著戰爭情況的惡化,新元久這種幸福的生活也隨之消逝。 1944 年春天,他考進了知名的台北一中(現在的建國中學),但是他沒辦法好好的念書,每天必須在校園裡進行手旗信號訓練時,1945 年 5 月的台北大空襲中,他幾乎被炸彈炸到,他喜歡的火車站前的鐵路飯店卻被完全炸毀。戰爭結束後,台灣從日本交出了台灣的統治權,當時的國民政府命令日本人撤離。但是,新元的父親身為製糖工廠的技師而被留下來。但是新元久為了繼續唸書,他和姐姐於 1946 年 3 月搬回日本。撤離時,每人規定只能帶一個背包和一個行李箱。當時日本食品短缺,尤其是糖類的食品更難以得到。他的父親做了10條羊羹讓新元久回去給親戚們。「我阿姨用量尺量著羊羹,每次只切一厘米,然後大家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