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歐美限制從後台取得用戶資訊 使得企業單獨開發應用程式變得沒有意義
英特爾前 CEO 安迪葛洛夫所寫的「十倍速時代」暢銷了 20 多年,但是現在網路世界的進化,早已經是 10 倍速的 10 倍以上。當 iOS 上市沒多久,大家對於手機 APP 沒有太明確的概念。隨後 APP 一個一個的冒出來,似乎只要是新興 IT 企業,不做一個 APP 似乎就很難跟外人啟齒。使得消費者手機裡下載的 APP 越來越多,免費的、付費的玲琅滿目,但是每天真的會使用的 APP 卻只有那幾個。開始有人把腦筋動在:如果能夠把這些 APP 的服務全部集合在一個 APP 上,不論是買東西、聊天或是銀行刷卡繳費叫外賣,只要打開一個 APP 全部搞定,對消費者來說便利不少,也可以節省業者再多花一筆費用開發 APP 程式。於是從 2005 年開始出現這類 Super APP 的概念,現在比較完整的有印尼的 GO-JEK 以及中國的 Alipay、WeChat 後起之秀則是孫正義 Softbank 集團之下的 Line。
C Channel 放棄 APP 經營 轉向強化社群媒體粉專帳號
隨著這些超級 APP 的興起,一些擁有獨自 APP 的企業也開始重新思考戰略佈局,像是以女性為訴求族群的 C Channel 最近就宣布 9 月底結束自家 APP 的營運,會把重點全部轉向社群媒體的粉絲專頁上。這個在 2015 年由 Line 的前社長森川亮親手打造的 APP ,第一次打破過去影像必須橫置的習慣, C Channel 的影片全部與智慧型手機的螢幕一樣,採取直立縱向的影像模式,這也影響到後來出現的影像媒體 TikTok 以及 Instagram,他們也與 C Channel 一樣採取縱向影片的模式。 C Channel 平台上全都是關於化妝、料理等等女性話題的內容,受到 20~30 歲女性的喜愛,在眾多 APP 市場中一直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隨著 Twitter, Facebook, Instagram 以及 YouTube 的使用人數不斷增加,森川亮說:「現在 C Channel 的影片超過九成是在這些媒體播放,也讓我們重新思考是不是要堅持擁有自己的 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