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是我是我」的詐騙手法又再度出現 利用啟發式心理學原理挖陷阱

Joel Fukuzawa
Oct 30, 2020

--

幾年前日本曾經流行過一陣子「オレオレ(是我是我)詐欺」。這種在台灣也流行過的犯罪模式,詐騙集團會趁著平日只有長輩在家的時候,打電話到家裡。長輩們接起電話來的時候,詐騙集團的年輕人會一直重複「是我啦,是我啦!」造成長輩的混淆,如果這時候長輩脫口說:「你是乖孫喔?」小伙子就會接話說:「對啦,阿嬤是我啦。」接著就會編出一段故事說:現在出車禍,人在醫院要趕緊匯錢之類的鬼話,阿嬤為了怕孫子被傷害,趕緊到 ATM 機依照指示把錢匯了過去,這種「是我是我詐欺」經過日本警方以及媒體大力宣導之後,曾經消停了一段時間,不過最近似乎又有死灰復燃的現象。埼玉縣警方就發現,今年 1~9 月的「是我是我」詐欺的犯罪案件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三成以上,唯一不一樣的就是詐騙集團為了避免受害者從單一銀行大量提款,容易被銀行盯上,現在會指示這些高齡的長輩們從不同的提款機進行多次的小額提款。

以為壞事都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沒想到偏偏就碰到

根據日本內閣府最新公布的「令和 2 年高齡社會白皮書」中指出,日本快速進入高齡少子化社會之後,日本全國超過 65 歲的高齡人口數已經突破 3,500 萬人,佔了日本總人口數的 28.4% ,是 1994 年時候的一倍以上。預估到了 2036 年日本高齡化人口將佔總人口數的 33.3%,到 2065 年會達到 38.4%。未來 20 年後 2040 年大約每 4~5 個日本高齡老人中,就會有一個人是獨居老人。這些獨居老人都是詐騙集團眼中的肥羊,根據警察廳的資料,光是 2019 年日本高齡者被詐騙的金額就高達 310 億日圓以上,詐騙集團利用「是我是我詐欺」詐騙成功的受害者,超過 97.4% 都是這群高齡長輩們。既然警方、媒體都一再宣導,為什麼這些高齡者還是會上當受騙?主要是這群長輩們,對自己有「正常化偏誤」的傾向。所謂「正常化偏見( Normalcy Bias ) 」就是人們往往會以過去累積的經驗或是訊息,來了解眼前正在發生的事,並且預期未來將會發生的事。長輩們認為:「這種事情我早知道,不會發生在我身上。」一旦真的事情發生了,卻因為慌了手腳而上當受騙。

即便半信半疑 還是選擇相信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