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日韓各自推出振興半導體戰略 想要甩開台積電彎道超車?

Joel Fukuzawa
Jun 22, 2022

--

日圓已經跌破 135 日圓的支撐點,走到 24 年來的新低價位:1 美元兌換 136 日圓。這對於即將面對七月初參議院選舉的岸田文雄來說,不會是個好消息,他現在遇到最重要的課題是該如何維持日本經濟穩定。當 1980 年~ 1990 年代日本高度經濟發展期間,支撐日本外銷出口有兩大支柱:自動車以及電子零配件商品,當時九州聚集了最先端的半導體產業,被稱為「日本矽谷島」,曾經擁有全球半導體一半以上的出口市佔率。但是隨著台韓半導體產業的崛起,九州矽谷島的半導體工廠逐漸縮小規模,甚至遷移到其他國家。當年依靠日圓貶值,大量出口自動車以及電子零組件,賺取外匯的日本模式,現在已經不適用。這也是岸田文雄所推出的經濟改革方案中,除了要強化自動車的生產之外,還明確表示要重新拿回日本在全球半導體的話語權。為了實現這個政策,日本與美國在七月召開的財經內閣成員的 2+2 部長級會議中,特別訂出 2025 年將要聯合開發生產 2 奈米先端的半導體晶片,被稱為「日本半導體產業振興戰略」計畫,台積電會因此被日美聯盟超車嗎?

曾經是風光的日本矽谷島 現在必須要重新練基本功

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先從台積電在九州的工廠說起,台積電位在熊本縣菊陽町超過 21.3 萬平方米的工廠用地,今年 4 月動工興建,預計將會在 2024 年底完成並且啟動運作。這次總投資額超過 86 億美金,其中除了一半由日本政府補助之外,其餘的金額分別由索尼以及隨後加入的日本電產補足。在日本電產加入之前,索尼與台積電原本計劃生產的是 22~28 奈米的邏輯 IC ,這已經強過日本瑞薩電子現有的 40 奈米技術。日本電產加入之後,未來台積電九州廠的目標將會朝向生產製造能提供給電動車使用的 12~16 奈米邏輯 IC 。雖然索尼製造的傳感器或是手機鏡頭,佔了全球一半以上的份額,但是使用的邏輯 IC 全都是由台積電製造生產,更不用說競爭越來越激烈的電動車產業,確保半導體晶片的產能,成了日本國策的重中之重。這也難怪日本經濟產業省大臣萩生田光一要說:「振興日本半導體產業不但是日本國策,也是經濟產業最重要的工作目標。我們要將先端半導體這塊遺失的拼圖重新裝回來。」

人才荒左右振興計畫的成敗 薪資加劇人才集中化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