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日本電視節目也講究東西軍 東軍嚴謹西軍自由奔放
過去日本的電視節目可以分成東西兩大陣營,以東京為主的電視台播放的節目,大都屬於全國通用性的內容,反而是以大阪為中心的電視台所製作的節目,更具有地方個性。過去這樣的態勢,由於使用的電波頻道有限,也都彼此相安無事,但是自從日本的民間電視台共同成立了 TVer 串流平台之後,這種差異化就從地方性的競爭提升到全國級的對抗,大阪關西的日本人,或許從過去就是以商賈起家,生活中總少不了抖抖包袱,說說段子的習慣。日本搞笑藝人也都以大阪關西為根據地,這也是為什麼日本的綜藝節目,骨子裡擺脫不了關西藝人的影子。日本的電視台除了有公共電視台角色的 NHK 之外,第一家民間電視台是由讀賣新聞的老闆正力松太郎在 1953 年成立的日本電視台,正力松太郎為了對抗 NHK 的全國聯播網絡,特地把日本電視台的全名登記為:「日本電視放送網株式會社」,這個「網」的定義,也為後來日本各家民間電視台的播放系統定了調。
報紙電台電視台 各自尋求盟友成立媒體集團
日本電視台成立隔年,另外一家原本只經營電台的「東京放送」獲准成立第二家民間電視台 TBS 接著到了 1956 年名古屋的中部日本放送以及大阪的大阪電視台也陸續開局營業。就在日本各家電視台開始百花齊放的時候,看在跟讀賣新聞同樣是報紙媒體的朝日新聞以及每日新聞眼裡,當然越看越心急,於是他們結合原有的電台:朝日放送以及每日放送,成立了新日本放送電視台,這家電視台主要是轉播日本電視台的節目以及來自名古屋以及九州的地方電視台自製的部分節目。起初這些電視台,都還是以直播節目為主,後來漸漸的才出現錄製的節目內容。但是隨著申請開設電視台的公司增加,電視波段分配有限,於是在 1959 年日本出現了民營電視公司的第一次整合,當時的關西電視台與朝日放送合併,原本的大阪電視台也因此消滅。
電波頻道空間有限 造成權力資源集中現象
另外還有一家由東映、日本經濟新聞還有旺文社共同出資成立的電視台「日本教育電視台」,當時成立這家電視台的條件,郵政省要求節目內容當中要有 50% 以上屬於教育內容,其他的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