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日本新聞採訪的黑歷史 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規矩
最近日本國內接二連三發生受到矚目的社會新聞事件,媒體採訪的分際該設定在哪裡?成了網路熱議的話題。不久前滋賀縣幼兒園的老師以及小朋友被違規車輛衝撞,造成兩名小朋友死亡十幾個人輕重傷的交通意外,事情發生沒多久,死者的家屬發出聲明稿表示,因為家屬們一時之間沒有辦法接受小朋友突然過世的消息,希望媒體們不要採訪打擾,但是媒體卻還是不斷的要求採訪報導。這件事情在社群媒體被揭露之後,立刻造成網路炎上,網民對於媒體為了採訪不擇手段的方式,批判力度幾乎是火力全開。
不給新聞內容就搗蛋 因為媒體就是「正義」
不止這件事情,一樣是老年人駕車造成的死亡事故,池袋的肇事駕駛因為退休前是日本中央級的官僚,所以日本媒體在報導的時候,幾乎不用「嫌犯」或是「肇事者」而直接稱呼他的職銜,民眾對於日本媒體這種雙重標準覺得困惑,很多人會問現在的日本媒體到底是退化還是進化?平心而論,根據我自己的親身體驗,日本媒體現在的採訪方式已經比過去溫和許多。 1980 年代有一起轟動一時的洛杉磯保險金殺人案件,事件的主角三浦和義後來被爆料是事件自導自演的主謀之後,媒體天天守在三浦的家門口,三浦家附近滿地的煙蒂以及垃圾,成了當地的奇觀也造成周圍住民的困擾。可是當三浦要求媒體還給他生活的人權自由時,媒體反而對嗆:「那你就出來說清楚!」「出來開記者會我們就不煩你了!」
為了吸引大眾眼球 扒糞成了日常的必然
當時日本媒體獵奇的心態,跟現在台灣媒體沒有太大的差別。像是 1997 年 3 月一位在東京電力公司上班的女性員工被發現死在自家的公寓,當時警方的調查進入膠著狀態,沒有任何進展,於是大眾媒體耐不住性子,開始扮演起了柯南的角色,最後甚至把被害女性下班之後的私生活全部都曝光在大眾的眼前。被害者的母親不得已只好發表聲明:「請各位媒體大德們不要再去挖女兒過去的生活,讓她可以安心的成佛吧。」可是媒體並沒有因此放過這個家庭,持續讓被害者的母親承受無盡的壓力與屈辱,她後來在法庭上說:「最希望被判死刑的不是真正的犯人,而是那群媒體狗仔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