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日本孤獨大臣認為 日本人自尊心太強不願意舉手求助才會陷入孤獨的困境
隨著新冠疫情感染擴大,日本要再度針對關東、關西地區發布第三次的緊急事態宣言,這也讓許多企業不得不認真的考慮把轉勤、人事等等公司制度重新規劃,其中提高在家辦公的人數比例,成了主要的重點。但是,這也造成同事之間因為溝通不足,漸漸的產生了一個個在家辦公的「孤島」,這些人不得不面對「孤獨」,卻也因此在工作之外,形成心靈的負擔。尾崎香織原本在東京一家網路資訊公司上班,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尾崎遇到一個抉擇,究竟要讓母親搬來東京著,還是他離職回去高知老家。最後公司決定讓尾崎回到高知老家遠距上班。讓尾崎可以一邊就近照顧已經 84 歲的老母親,又不用擔心回鄉下找不到工作。
在家辦公一整年 差點不知道該怎麼跟人說話
「你們等我一下,我媽在叫我」尾崎正在用 Zoom 與遠在 600 公里外的同事討論提案,尾崎媽媽的狀況屬於照護 5 級的程度,現在尾崎每天上午九點「上班」下午七點「下班」,偶爾媽媽需要喝水或是吃飯的時候,他也剛好可以起身順便運動。雖然尾崎的親戚都住在高知老家附近,但是對他來說跟東京辦公室的同事利用視頻閒聊,才能讓他解除工作壓力。「跟同事閒聊的時候,聽聽他們講的八卦,感覺好像人回到東京一樣。」不過,並不是每個人都像尾崎那麼幸運。住在兵庫縣的川瀨佑治是個負責程式開發的工程師,去年,公司的開發團隊都改成了在家辦公,川瀨回到兵庫之後,每天透過 Slack 回報進度與同事們溝通。川瀨每天也向尾崎一樣早上九點就坐在書桌前面,打開電腦開始工作。先檢查透 Slack 回報的工作進度接著上傳檔案。這看起來跟過去川瀨在公司工作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半年之後,他開始出現憂鬱的症狀。「有時候好幾天沒有一個可以說話的對象,即使同事們在 Slack 上偶爾會閒聊幾句,但是總覺得少了什麼。」畢竟文字在傳達情感上,即便加上繪文字,依舊無法像聲音那麼立體具有溫度。
透過社群平台說說話 讓聲音撫慰心靈
去年年底日本出現一種專門針對這群一個孤獨在家辦公上班族所提供的服務,叫做「聲音戀人」。這群受過發聲以及心理諮商專業訓練的「聲音戀人」,提供透過 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