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日本國民教育大翻轉 個人理財規劃列入課程

Joel Fukuzawa
Dec 16, 2022

--

包括台灣、日本在內的東洋人教育普遍有個共通的觀念「教育不要動不動就談錢,太俗氣!」「小孩子在成長學習的時候,不該讓他們煩惱錢的事情」,於是包括台灣、韓國以及日本的國民教育,都不會去教育孩子們該怎麼活用手上的「資產」,中學的家庭課中教的是做菜、縫紉以及做勞作。這樣的想法,在現今物價飛騰、國民健康保險年金制度入不敷出的情況下,一些教育工作者已經發現危機。所以日本文部科學省(教育部)去年重新制定了「學習指導要領」,在中學的家庭課以及公民教育課中,加入了現有金融商品的解釋、特徵以及實際操作。當中「公民教育課」著重的是從宏觀的角度來看全球金融經濟的組成,像是為什麼美國聯準會調息會影響到日圓的升貶,而日圓的升貶對於日本的進出口以及國內物價消費會造成的影響,家庭課則是從消費者的微觀視角切入,像是個人的資產行程以及家計管理,對於文部科學省來說,透過「公民教育」與「家庭課」把金融教育從「社會與個人」做一個橫向完整的串接。

金融教育不是只有儲蓄而已 生涯規劃佔了很重的比例

過去日本的金融教育,只停留在初淺的「儲蓄」階段,但是當日本走向低利甚至零利率的環境中,光是儲蓄不但不可能增加資產,甚至可能會因為通膨而造成財產縮水。所以這次文部科學省更改的學習指導要領以「生存力」為核心向外擴張,尤其現在社會經濟動盪的程度遠比過去來得激烈,維持「生存力」的重要關鍵就是要如何管理好手上的金融資產。日本在中學所教的「金融教育」中,雖然也包括了股票、債券的投資方法,但是這只是當中的一部分而已,日本規劃的金融教育當中分成了「家計管理」、「生涯規劃」以及「資產形成」三個部分。其中「家計管理」是紀錄管理每個月的收入支出,讓數字能夠呈現黑字成長。「生涯規劃」則是依照自己未來人生中,包括結婚、生育、教育以及老後退休的生涯軌跡,做出萬全的準備。最後「資產形成」才是將人生資產盈餘的一部分拿來做投資以及長期增值的計畫。

金融理財知識不足 只想靠國民年金過生活

這三個部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從「家計管理」學習如何控管基本金流,而「生涯規劃」則能夠預先判斷每一個階段的人生所需要花費的金錢,透過「資產形成」能在經濟變動、物價飛漲的年代中,找到生存下來的方法。在全球的金融教育規劃中,日本起步遠比歐美各國來得慢,主要還是受限於東洋人對於金錢觀的消極態度。從日本銀行內的「金融廣報中央委員會」今年發表最新的…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