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日本人最討厭的電車不禮貌行為 坐沒坐相
台北捷運從 1996 年木柵線通車到現在超過 20 年,大部分住在台北的居民也都習慣了捷運通勤通學的生活模式。當然也就難免如同日本一樣,會出現許多令人困擾的搭乘捷運的壞毛病。過去曾經為了搭乘捷運手扶梯究竟要不要靠邊站一排的事情,引起社會不少的討論,現在捷運公司也特別宣導,為了安全最好不要在電扶梯上行走,兩排並列站立是最好的方式。在台北捷運車站也經常出現尖峰期間旅客的後揹包妨礙其他乘客乘車問題,過去這個也是日本電車禮儀一直被提出來討論的問題,今年在日本民營鐵道協會公布的「車站與電車內的迷惑(困擾)行為排行榜」中發現,後揹包問題經過宣導之後,不論在關東或是關西地區都已經從原本的榜首位置除名,反而最令日本人不開心的,是搭車的座位以及上下車的禮貌問題。
外國觀光客四個人擠三個人的位置 造成旁人的困擾
最近在日本的電車裡最常看的座位禮貌問題包括,有些明明是三個人的座位,卻硬要四個人擠在一起。或是坐在座椅上,卻把腳往前伸得老長,妨礙其他乘客的過往通行,甚至還會看到有些人一屁股坐下來就當成自家客廳翹起二郎腿。雖然民營鐵道協會的廣報部次長日高義文含蓄的說:「這些行為應該與社會狀況的急劇變化有關。」但是就我自己看到的經驗中,會在三個人的座位上硬擠進四個人的情況,大多是來自亞洲各地的外國觀光客。這些觀光客可能是家族旅遊或是親朋好友一起,所以一上車後總會呼朋引伴的全擠坐在同一個長條座位上,這樣的行為雖然看起來和樂融融,但是卻很容易造成其他乘客的不舒服。為了有效解決這樣的問題,有些鐵道公司開始著手減少車廂內長條座椅的配置,或是刻意將每個座位用不同顏色區隔,也有採用類似台北捷運的方式,將每個座位的椅面都做出凹陷的圓弧形。不過從今年的問卷調查中可以發現,這些改變對於改善使用電車交通乘客的坐姿禮儀似乎沒有太大的幫助。
先下後上看似常識 卻經常被忽略
排名第二的迷惑行為,是「先下後上」的習慣問題,這個問題在台北捷運也經常是一件讓人很困擾的事情,有些人搭乘捷運的時候總喜歡站在門口,但是在尖峰期間,這些門口的擋路虎總會造成想下車的人下不去,想上車的以為沒人下車立刻擠了上來,結果兩組人就在車門口堵成一團。在日本也會發生類似的問題,解決的方式就是如果不小心因為人擠剛好堵在門口,車子到站後,可以先退出車廂讓想下車的乘客順利下車之後,再重新回到車廂。另外一個名列前茅的車廂不禮貌行為,是在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