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日圓貶值 現在是購買日本房產的最佳時機嗎?
最近日圓一度貶值到 1 美元兌換 160 日圓的價位,使得不少人在問,現在是不是到日本買房的好時間。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日本人對於買房或是租屋的概念是怎麼樣?根據 2020 年日本厚生労働省進行的一項調查,日本家庭的自有住房和租賃住房的比例分別是,自有住房率:65.4% 這當中大多數為獨棟家庭住宅,而租屋率則為 34.6% 這裡有相當一部分是屬於公寓型住宅。相對之下,根據台灣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2020 年台灣人擁有自己住房的比率高達 78.6%。也就是說,在台灣民眾比日本民眾更喜好購入房地產。日本從泡沫經濟之後,曾經吹起過一陣 My Home (擁有自己的家)的風潮,加上銀行利率偏低,可以以較低的利率向銀行貸款。因此,許多人利用這種貸款支援購房,這也帶動了日本許多衛星城鎮的開發,但是,越往郊區購屋無論在通勤時間或是生活便利性上,遠遠不如城市中心。加上少子高齡化,這些家庭出生的年輕世代,開始回流到都會生活。
日本都會區房價上漲與年輕人租屋趨勢
這也使得日本都會地區的人口密度偏高,有限的空間內居住著眾多人口,使得都會的房地產價格逐年升高,這也讓新的年輕世代,寧可選擇在都會租屋也不要在郊區買房。而且日本政府在租賃住宅還有提供稅務上的優惠措施,進一步推動人們選擇租賃住宅。於是每次在日本人的聚會當中,提到究竟是「買房還是租屋比較劃算?」大多數情況下,租屋會成為大部分的共識。畢竟買房風險包括會被限制在一個地方、在日銀決定升值的趨勢下,房貸將會成為壓力,這些都是日本人在決定究竟是要買房還是租屋時,不得不考慮的因素。而且日本房地產還有一點與其他國家不太相同的事情。以美國為例,如果家庭成員增加或轉職時,常見的做法是賣掉現有住宅,再購入新房。比如一棟3,000萬日圓的房子,賣出時價格可能超過3,000萬日圓。這是因為物價年增,房屋價值也相應提升,即房屋真正發揮「不動產」的功能。但是在日本,情況則大不相同。持有的房屋作為不動產的價值卻一直維持在低水平的狀態,賣出價格有時候甚至會低於購入價,不足以作為購新居的資金來源。也就是說,日本的房地產實際上不能算是「不動產」。
日本房屋壽命與租賃優勢的考量
這當中最大的差異在於「房屋壽命」。美國的房屋壽命通常超過70年,而日本的房屋壽命頂多只有40年。換句話說,日本的房屋更像是壽命在10至20年的「冰箱」或「空調」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