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探索日本 拿到好人卡 Z世代的價值觀與溝通方式

Joel Fukuzawa
Oct 14, 2023

--

不論在職場、戀愛生活我們都很怕被發「好人卡」,可是我們又經常在不經意的情況下,就會想要發「好人卡」給某人,或是被發了「好人卡」。不管怎麼樣,這張「好人卡」都還只是在心裡默默的標記看不到的「卡片」。但是在日本有一個收費的展覽叫做「好人過了頭」,活動的重點,就是把「好人卡」實際化。這場活動在開展前,就已經賣出了超過 2 萬張的預售門票,受到不少日本年輕人的喜愛。至於,什麼樣的人會被發「好人卡」呢?像是「別人在唱卡拉 OK 的時候,不會低頭看手機的人」、「會主動幫飲水機換水的人」展出單位,準備了超過了 200 個會被發好人卡的故事,幾乎每個來看展覽的人,都會一邊看一邊點頭:「真的有這樣的人」、「他們真的應該被發好人卡」。

好人程度檢查:從陽性反應到完美分數

可是「好人」不是誰說了就算數,展覽區裡還開了一間叫做「好人診所」。由工作人員擔任負責診療的「醫師」,他會對來看診的「患者」先進行「問診」,問完之後的結論是:「根據初步的檢查,你呈現的是好人陽性反應。而且我們診對你的好人程度是百分之一百,這個情況非常嚴重,請在當好人之前,也要好好照顧你自己。」診療結束之後,「醫師」會開一張「好人過了頭」的診斷證明。除了「好人診所」之外,這裡還有一個「讓你成為好人」的房間,在這房間裡展覽單位會不定時的安排工作人員背著沒有拉好拉鏈的背包,或是走路不小心掉了錢包,如果參觀的民眾發現,前往提醒這個名工作人員,就會獲得紀念商品的折價券。一個大學女生說:「看到那麼多好人,自己又被診斷成好人,感覺當好人也不錯。」跟他一起來的男生說:「來這裡,好像不知不覺的行為都端正了起來。」

與Z世代的互動策略 從IG趨勢到日常生活的共鳴

這個由一個叫做「entaku」的廣告企劃團隊所策劃展覽,就像他們過去所策劃的各種不同主題的展覽或是快閃店,總能夠獲得許多 Z 世代的年輕人歡迎。這家公司的創意總監明圓卓原本是電通的員工,後來離開電通,創立這家廣告企劃公司。對他來說,如何與 Z 世代族群找到共同的話題是未來廣告企劃的重要關鍵。「當我還在負責新進員工教育的時候,有一個新人跟我說:他最大的夢想是想要辦一場展覽。」於是明圓卓就在 2018 年帶著這些新人員工辦了一場「映える展」當時 Instagram 正在 Z 世代中爆紅,這場以 IG…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