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打破傳統捐款模式 「魔法糖果屋」教孩子社會經濟運作

Joel Fukuzawa
Apr 23, 2023

--

這幾年在台灣有一種社會扶持的捐款風潮叫做「愛心待用餐」,這種源自義大利的待用咖啡的公益捐款模式,讓願意分享一份餐點或是一杯咖啡的人士,能為另外一位不認識的人多付一份餐點或是咖啡的費用。不過,這種原本立意良善、社會互助的行為,偶爾也會傳出走樣的新聞,像是上個月發生在新竹甜不辣店的老闆,就發現有些人會組團來吃待用餐,而心灰意冷。在日本奈良縣則是有一家柑仔店,將「待用餐」的概念向前進化,同樣提供給從學校下課小朋友待用糖果以及待用咖喱飯,還能另外讓他們學習到了正常的社會經濟運作的概念,這家位在奈良的柑仔店叫做「魔法糖果屋 提洛爾堂」。

從生活援助融入商業模式

日語中的「チロル(提洛爾)」指的是一種四方形的巧克力糖果,在這裏,小朋友可以進店之後,在提洛爾堂專屬的扭蛋機前面,每個人用 100 日圓轉一個扭蛋,扭蛋裡隨機放了 3 枚用木片做成的「提洛爾幣」,店裡的咖哩、糖果以及薯條,都有他們各自提洛爾幣的「價格」,小朋友只需要依照價格表上的「費用」用他們手上的提洛爾幣「付款」,就能換取相對應的餐點,當然這些餐點的實際成本,絕對不是只有 100 日圓而已,真正的費用來自先付費購買這些待用餐的大人們,這個設計將生活援助帶入商業模式當中,讓小朋友不只可以每天下課都能吃到豐富的餐點,也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到透過金錢流動的方式,啟動社會經濟運轉的規律,所以這家在 2021 年 8 月才開幕的魔法果屋提洛爾堂,去年就立刻獲得了日本最佳設計的大獎。

藝術與設計改變弱勢族群生活方式

提洛爾堂柑仔店自從開幕後,果然立刻成了附近家庭環境不好的孩子們重要的生活避風港以及當地居民的活動中心,這兩年日本全國各地出現了許多從提洛爾堂取經之後所創立的糖果魔法屋。當初想出這個糖果魔法的三個年輕人,分別是奈良縣生駒式經營多家福利機構的石田慶子、另一位是開農場的坂本大祐還有一位也是最核心的靈魂人物吉田田剛,當地人都喜歡叫他「達達」。達達從大阪藝術大學畢業之後,在生駒市開了一間藝術學校。「會有提洛爾堂的想法,應該是跟我在高中時代因為無法適應學校的規矩有關係。」達達從小無法適應學校的團體生活,後來乾脆把目標放在藝術創作上。這時候他才發現,只要從藝術以及設計的角度,其實是可以讓社會上被忽視的少數族群獲得新的生活方式。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