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從空中計程車到物流革新 探索中國低空經濟的潛力與野心
即將在 2025 年開幕的大阪萬國博覽會中,最大的亮點「空中計程車」據說應該是趕不及在會展期間登場,不過「空中計程車」所代表的「低空經濟」卻不能不重視。「低空經濟」這一個詞句最近頻繁出現在中國的經濟媒體上。2024年3月5日中國全國人大開幕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在政府活動報告中提出,將積極發展生物製造、民間航天、低空經濟等新的成長引擎。這是「低空經濟」首次被放進中國政府的活動報告中。所謂「低空經濟」指的是在1000米以下(如果有實際需求或可擴展至4000米以下)的低高度空域所進行的活動,包括民間有人及無人航空器的物流載客運輸等所牽引的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型經濟型態。也就是說無論是载人或是無人的低空飛行活動,所對應以及帶動的所有經濟型態。所以從飛行器的製造、基礎建設的調度、送貨載客的航運服務,到商業救援、低空旅遊都屬於「低空經濟」所涵蓋的範圍當中。更具體的說就是包括無人機送貨、空中計程車、無人機測繪、空中環境監測、農業無人機及電影電視空拍等。從這些範圍就可以發現,低空經濟背後所隱藏的巨大發展潛力,這也使得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機)的生產被認為是推動「低空經濟」的重要一環。
eVTOL革命 中國低空經濟醞釀中
所謂 eVTOL 就是低空經濟的主角「通用航空器」。它的全稱是 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 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能夠垂直起降的好處在於,不需要長跑道,就像直升機一樣,只要小面積的屋頂獲釋地面區塊就能完成起降。eVTOL還可以細分成載人以及無人兩種類型。在動力上也可以依照結構分成多旋翼、傾轉翼或者固定翼。中國政府將2024年定為「低空經濟商業化元年」,預計將加速無人機的各式運用,未來用無人機送外賣或乘坐空中計程車將成常態。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數據,預計到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1.5兆元人民幣,2035年將進一步增至3.5兆元人民幣。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魏進武認為,低空經濟覆蓋範圍廣泛,可全面涵蓋物流、旅遊、緊急救援、農業生產等新興應用領域,將對相關產業乃至經濟整體帶來正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