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從激發人類本能 看現代行銷的魅力和策略
最近在網路社群中出現 Barbenheimer 現象,兩部來自美國好萊塢的熱門電影 Barbie 以及 Oppenheimer 上映之後,許多名人紛紛推薦兩部電影可以同時觀賞,不過今天不是要來談 Barbenheimer 現象,而是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當你看完一場電影之後,會有一種自然而然被帶入電影場景的感覺?品牌顧問大衛·艾克爾的「品牌論」中有這樣一個案例:要求被測試者想出獨特創新方法來定義積木的使用方式。在測試的期間,艾克爾會讓測試者在不自覺的情況下看到蘋果或是 IBM 的商標。結果發現,看到蘋果商標的測試者比看到 IBM 商標的測試者,產生更多的獨特新穎的想法。這就像是剛看過高倉健和菅原文太的黑幫電影之後,會有一種錯覺,好像自己也變成了電影裡角色的一員。這證明消費者的行為並不僅僅是由功能以及價格驅動。如何製造出令人興奮的演出,拉高人們的情緒,再結合藝術以及娛樂的元素,都是成功行銷不可或缺的要素。
宮崎牛化身為世界遺產 一場視覺與味覺的盛宴
最近 JA 宮崎經濟連在山手線推出了一張以紅色為基調的世界遺產海報。海報上紅色的富士山、夕陽照耀下的澳洲艾爾斯岩、金字塔以及大峽谷。原本應該傳達波瀾壯闊的感覺,卻不知道為何所有的照片看起來都很美味。仔細一看才發現,這些照片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世界遺產微型模型。在海報的右上角寫著:「自豪地展示給世界看的頂級肉品 — 宮崎牛。」根據JA宮崎的網站,他們之前也曾製作過用宮崎牛堆疊起來的紅色富士山影片,獲得了超過一百萬次的點閱率。這次,他們挑戰用被稱為 Food Art 的做法,重設宮崎牛與世界遺產之間的連結。
激發人類本能 從瓦斯氣味到日常商品的警覺設計
把世界遺產、高級和牛以及山手線電車,這些生活場景中的非日常和日常相互交疊在一起,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挑戰,也把「肉肉」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想要刺激人類本能的消費衝動,就必須要讓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與自身之間的互動效果,再近一步促使他們養成對商品的購買習慣。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們生活上常用的牙膏,薄荷口味跟牙齒清潔原本沒有任何關係,但是薄荷口味可以讓人刷完牙之後,有一種清新感,這就是將本能與產品連結的例子,另外一個例子是小林製藥最早開發出來的「藍藍香」廁所馬桶清潔劑,藍色顏料也沒有任何清潔馬桶的效果,但是透過藍色顏料,就能增加清爽感。其他還有瓦斯這種本來是無臭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