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後疫情時期日本中小企業 台灣成海外市場的第一站
當幾家日本知名的拉麵店像是北海道梅光軒、沖繩新麵通堂、三田製麵所以及鷹流拉麵宣布結束在台灣的營業之後,日本的一蘭拉麵卻異軍突起,這個月將在台中開設二號店。另外其他日本零售餐飲業,像是唐奇訶德、壽司郎、藏壽司在台灣的業績,反而因為疫情開出紅盤。最近幾年不少日本中小企業,選擇台灣當成進軍海外的前哨站,成績也是幾家歡樂幾家愁,這些企業中,今年才創業邁入十年,卻搶在四年前就以台灣當成海外第一個據點的猿田彥咖啡,透過現磨、手沖以及熱情的待客模式,在台灣闖出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天空,站穩了腳步。
只愛喝拿鐵的年輕人 成了品牌咖啡的老闆
「年輕的時候,我只喝拿鐵不喝黑咖啡。」很難想像說這句話的人是猿田彦珈琲的負責人大塚朝之,大塚從小就喜歡表演,加上外表長相清秀,15 歲進入演藝事務所,目標是當一個好演員。但是在演藝事務所待了 10 年,除了演過幾齣電影還有廣告之外,每天的生活總是在試鏡、被打槍,再找一個試鏡機會的循環中度過, 25 歲那年,大塚認清了自己不是當演員的料,毅然離開演藝事務所。但是接下來立刻面臨到該找什麼工作?沒有工作的那段期間,大塚會在住家附近的星巴克泡上一整天,老是點拿鐵的他,有一天喝了店員請的現磨黑咖啡,引發了始他對咖啡的興趣。
在烘焙咖啡過程中 感受到服務的成就感
大塚朝之在新宿車站附近的一家咖啡豆專賣店找了份打工的工作,每天除了烘焙豆子之外,還得幫客人磨咖啡豆,大塚發現這個工作比當演員充實多了。半年後,他考到了咖啡烘培師的執照。他投入咖啡世界之後才發現,這個世界有很多他不知道的事情,像是在北歐有家咖啡店,用紙杯提供一杯 500 日圓的精選咖啡,結果大受歡迎。這在 2006 年的日本很難想像。大塚決定要學這家咖啡店,在日本也開一家相仿的門店。 2010 年底,大塚朝之在東京惠比壽車站附近找到了一間大約 8 坪大的店面,展開猿田彥咖啡的十年傳奇。「當時手上根本沒多少錢,簽完合約把租金都付完之後,手頭只剩下 5,000 日圓現金。」租了店面,卻沒錢裝潢的大塚,只好找幾個朋友,用一些回收材料拼湊桌椅裝潢。買不起咖啡機,那就從手工沖泡開始做起,就連「猿田彥咖啡」的招牌,都還是請朋友的老婆贊助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