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後疫情時代的百貨公司福袋 豪華旅行露營組
去年日本開春的福袋,幾乎走向線上採購,少了往年百貨公司新春開門熱鬧的景象。不過從今年 10 月開始,日本國內新冠疫情逐步受到控制,日本的社會經濟也開始恢復常軌。雖然依舊還有部分企業維持一定人數的遠距辦公,但是日本社會對於疫情的恐慌心態也漸漸的淡去。這也使得各家百貨公司摩拳擦掌準備在明年開春的福袋商戰中,好好的大顯身手。松屋顧客戰略部長服部延弘說:「經過了兩年疫情的騷動, 2022 年可以看到一些希望的曙光,對於開年第一場商戰,我們絕對是卯足了全力。」從各家百貨公司公布的福袋內容中,可以發現 2022 年的福袋除了維持過去的高級路線之外,也另外增加了許多像是豪華露營、溫泉旅行,外出套裝行程的選項。西武百貨推出一款只要 1 萬日圓就能夠享受七天六夜的長野縣八岳山的溫泉旅館的「森林浴遠距辦公福袋」。高島屋則是推出了豪華露營帳蓬福袋,而松屋則是針對母女推出親子溫泉渡假飯店福袋。
福袋起源眾說紛紜 仙台茶葉木箱說法被打槍
日本百貨公司每年的初賣福袋,一直都是每年百貨商戰的重頭戲,百貨公司挖空心思希望能吸引大批購買人潮,不過過年買「福袋」的習俗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有許多不同的說法。有一種說法認為應該是是在大正 8 年( 1919 年),有家位在仙台的茶葉盤商永樂園,每年會趁著開年的時候,把裝運茶葉的空木箱,全都搬到店門口,讓有些需要的民眾買回家當成衣物箱。後來為了過年討個喜氣,同時也增加空木箱的銷售,永樂園還會在木箱子裡隨機放些小贈品,也就成了現在福袋的雛形。不過,這個起源說,跟後來怎麼會演變成百貨公司的初賣福袋總是兜不起來,而且日本百貨公司有福袋廣告的歷史,早在明治年間就已經有紀錄,再加上仙台的永樂園後代後藤宗平也認為福袋起源仙台永樂園說法應該是以訛傳訛:「因為 1919 年那年,是永樂園兄弟分家的日子,應該不會有什麼福袋的創意。」
百貨公司福袋的定義應該是:「福袋內的商品總值超過福袋售價數倍以上」尤其百貨公司推出福袋的目的不就是希望能在過年期間增加喜氣與買氣,根據「明治大正家庭史年表」的紀錄,日本最早的福袋廣告,應該是明治 44 年( 1911 年)名古屋的伊藤吳服店(現在的松阪屋)推出只要花 50 錢(現在 2,500 日圓)可以獲得 5 日圓(現在的 25,000 日圓)商品的「新春寶箱」。「明治大正家庭史年表」的作者下川耿史從圖書館內找到當年主要的報紙以及百貨公司的社史匯集成這本家庭史年表,所以可信度很高。同樣在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