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後疫情時代日本開放邊境 旅遊醫療保險不要忽略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9 月 22 日在美國紐約宣佈日本將在 10 月 11 日解除日本入境人數上限以及個人旅行限制,同時恢復免簽落地政策。雖然實行細節日本外務省還沒有公布,但是已經引起許多想念日本的台灣人搶訂飛往日本的機票以及住房。同一天,台灣衛福部疾管署也宣布台灣從 10 月 13 日起實施 0+7 政策,為台灣人出國旅遊推倒了最後一道牆。但是,就在大家摩拳擦掌準備前往日本旅遊的同時,有幾個重點要特別提醒,其中包括日本通貨膨脹加劇,心態上不要以為日圓貶值就能佔到便宜,而且日本社會選擇與病毒共存,在旅遊期間不能排除染疫的風險,購買日本當地的醫療保險成了必備選項。另外就是後疫情時代下,旅遊型態的改變,過去廣而淺的旅遊形式可能被深度旅遊所取代。
堅持金融寬鬆政策 日銀與投機客隔空交戰
自從今年年初俄羅斯發動入侵烏克蘭戰爭,過去「地球的是平的」的概念,一夜之間被打破。能源、糧食以及工業材料的上漲,帶動了全球的物價飆漲。當各國央行為了抑制不斷高漲的物價,採取升息調控的措施,卻只有日本以及少數的國家,堅定維持金融寬鬆的政策。也使得 9 月 22 日的日圓價格猶如搭上過山車一樣,當美國聯準會宣布調高利息 0.75% 之後,日圓應聲下跌衝破 145 日圓兌換 1 美元的關卡。但是即便如此,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在當天下午的記者會上,依舊表示日本銀行的政策不會改變,沒想到就在眼見日圓要跌破 146 日圓的時候,突然一整個緊急拉升到 140 日圓的價位,原來是日本財務省出手拋售美元搶購日圓護盤,日本財務省在隨後的記者會上也表示,這是日本政府自從 1998 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第一次出手干預日圓的貶值,目的是為了防止金融投機客的刻意操作。
國際局勢造成物價指數上漲 到日本旅遊不一定討得到便宜
為什麼日銀總裁黑田東彥選擇與各國央行走反方向,讓金融投機客有可趁之機呢?這要回到日本長達 30 年以上的經濟不景氣說起,從 1994 年開始日本每年的物價漲幅幾乎都在 1% 以下不動。當時前首相安倍晉三就認為,只有維持日本每年物價指數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