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年輕人的咖啡廳不講求溫度特色 就要樸實無華無機質

Joel Fukuzawa
Jun 11, 2022

--

日本年輕人把從社群平台看到的人氣咖啡店資訊,按圖索驥一間一間前往朝聖,有時也會招呼三五個親朋友好友一起去喝下午茶被稱為「咖啡活」,在疫情之前的「咖啡活」幾乎都會把一整個下午的時間泡在幾家咖啡店,但是疫情爆發之後,即便咖啡店有開,也不太敢像過去那樣,在店裡泡上一整天,甚至還出現「在家咖啡」的風潮,不能外出喝咖啡,就把「咖啡活」改成在家裡喝。隨著與病毒共存的政策成了共識,年輕人之間的「咖啡活」又重新恢復,跟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不再是一起悠閒的窩在咖啡店,慢慢的喝咖啡吃下午茶,幾乎都是約在一家咖啡店碰個面,待沒多久就立刻解散回家,這也使得一種稱為「無機質咖啡廳」意外地成了這一波咖啡店的新樣貌。

隱身在住宅區內 疫情之後的咖啡活

所謂「無機質咖啡廳」,顧名思義就是咖啡店內部裝潢不再像疫情之前,強調溫馨、柔和,充滿溫度,點一杯咖啡坐上一整天。走進無機質咖啡廳,天花板是只上一層水泥漆的毛胚水泥牆,配上不鏽鋼的桌椅,走進這樣的咖啡店不但沒有溫度感,甚至有整個裝潢充滿了冷冽的氣氛。可是這種形態的咖啡店最近卻從東京流行到了名古屋以及大阪,甚至擴散到日本全國各地,到這些咖啡店消費的主力,是 20 歲前後對於流行敏感的 Z 世代族群。無機質咖啡廳幾乎都隱身在離主要幹道有點距離的住宅區裡,如果不是熟人介紹或是網路資訊,真的很難想像能找到這些咖啡店。走到門口只看到一大片落地鋁窗,沒有過去咖啡店常用木質門牌,推開門走進去看到的一是整列不鏽鋼桌椅,連甜點都只放在不鏽鋼的櫥櫃裡,一個不留神還以為進到了生物實驗室裡,就連冷飲用的吸管也是可以重複使用的不鏽鋼材質。

Z 世代不想貼文撞衫 找不到特色成了最大的特色

爲什麼 Z 世代會喜歡這些藏在住宅區裡,感受不到溫度的無機質咖啡廳?最近迷上無機質咖啡廳的大學生木下雪乃說:「為了防疫,大部分都躲在家裡不出門,朋友要約碰面,會選擇附近的無機質咖啡廳,天花板挑高夠高,又有足夠的開放感,再加上菜單豐富,非常方便。」木下雪乃沒有說的還有一個重點,就是無機質咖啡廳符合他們這群 Z 世代對於「社群平台」的需求。 Z 世代在公開的社群平台貼文,要求有自我的風格,就連照片的背景,他們也不希望跟其他人「撞衫」。過去許多具有個性化裝潢的咖啡廳,不論消費者是在 IG 或是 Twitter…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