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孤獨邊緣化 使得死後殯葬儀式成了社會問題
日本的「孤獨問題」隨著新冠疫情的長期化,越來越嚴重,甚至造成地方自治體的靈安室出現「塞車」的現象。根據「東京都健康長壽醫療中心研究所的研究,進入在高齡化社會中的孤立以及自閉所造成的死亡風險,是一般情況的兩倍以上。日本社會觀察行為觀察家岡本純子的研究,日本人所產生的孤獨問題,不是物理上的孤獨,而是被社會邊緣化後的現象。而這卻也是日本政府對於「孤獨」發生的誤差,岡本純子認為真正的「孤獨」應該是當事人是否感到「孤獨」?也就是說,日本很多「孤獨」的案例,是被社會孤獨、邊緣化所產生,這些被孤立的族群最後幾乎都走上了自殺或是孤獨死的命運。
孤獨亡故 無親無靠沒辦法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根據日本警察廳公布的數字, 2020 年日本自殺人數為 21,081 人,比前年增加了 4.5% 其中男性自殺身亡的案例逐年下降,但是反而是女性自殺人數卻是往上增加。而自殺死亡的年齡層, 20 歲以下的自殺人數也是各個年齡層最高的,這當中與新冠疫情造成人與人之間的來往變少,使得原本就是社會弱勢的婦女以及青少年更沒有辦法受到即時的關懷,而造成令人遺憾的慘事。除了自殺之外,與外界斷絕往來最後孤獨死的案例也逐年增加。日本從 2018 年進入了「多死社會」,所謂「多死社會」並沒有明確定義切點,指的是死亡人數不斷爬升的社會現象,使得臨終場所、火葬場需要排隊才能使用,死亡前各種醫療及長照被大量消耗,最後造成醫療場所不堪負荷。自殺以及孤獨死的個案,如果沒有順利找到親人協助後事,最後只能由地方政府出面送他們走上最後一程。
長眠冰冷的靈安室 無法好好告別
東京都內一座殯儀館地下一樓的靈安室,走到最裡頭,有一間專門保管許多找不到親人的屍體的冷藏庫。打開門一股異樣的味道立刻撲鼻而來,一個冷藏櫃的門上用奇異筆寫著「故不詳(應該是田中先生)」,一年前這具屍體被發現在孤獨死在一間老房子裡,發現的時候顏面已經高度腐爛,無法辨識。雖然透過警方的協助,用 DNA 找到了死者的親人,但是親人拒絕領回處理,只好讓他繼續在冷藏室裡「安眠」。負責管理殯儀館的安田說:「不論是自殺或是孤獨死的屍體送過來之後,至少都要花上一個半月才能找到死者的親人,不過並不是每個親人都願意領回處理後事,平均一具屍體都得要停放在靈安室三、四個月以上」這段停放的費用,也只能從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中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