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奧運的商業主義色彩過高 失去了運動比賽的本質 新冠疫情能否把奧運打回原形?
延期了一年的 2020 年東京奧運,即便到了開幕前一刻,依舊風波不斷。從 2015 年的奧運標章抄襲事件,到 2020 年新冠疫情爆發,對於這場奧運究竟要不要辦開始爭議不斷,接著東奧內部從前會長森喜朗等人的失言風波,造成原本準備風風光光舉辦的開閉幕式不停的出現各種醜聞,只好多次換將。這些行政上的爭議,看在奧運贊助商的眼裡,只能頻頻搖頭。最後,東京奧運出現了日本財界大老們集體冷處理的奇怪現象,先是日本豐田汽車宣布撤掉豐田汽車所有與奧運相關的電視廣告,同時豐田汽車社長豐田章男表示不出席東京奧運開幕式,隨後 Panasonic 技術背景出身的社長楠見雄規也宣布不出席開幕式,整個日本財界就像是骨牌效應一樣,連有著日本財經首相暱稱的經團連會長十倉雅和也宣布不出席開幕式,使得這一屆東京奧運開幕式的出席人數,從原先預估的一萬人,降到現在的 900 多人。
過去奧運的歷史遺產是社會的進步
現在留下的只有防疫的成果「如果 1964 年東京奧運的歷史遺產是新幹線以及國內的基礎建設, 2020 年東京奧運將留下的歷史億產,應該是我們怎麼跟新冠疫情對抗。」負責這次所有外國選手以及工作人員訪日所有住宿、交通的日本旅行社 JTB 的執行董事大塚雅樹,有點無奈地說了這段話。日本旅行社原本希望透過這次東京奧運增加外國觀光客訪日的機會,但是在疫情以及無觀眾的雙重打擊下,這樣的想像早成了泡影,現在也只能盡力讓選手們可以安全安心的完成所有比賽。不只是 JTB ,日本從中央到地方,早就開始為奧運結束之後,該怎麼填補這筆龐大支出的預算赤字而大傷腦筋。從 1984 年洛杉磯奧運開始,國際奧委會為了解決主辦國的預算赤字問題,實行了導入民間資本的商業主義,從電視轉播權一直到大會冠名,的確為主辦國解決了錢的問題,但是也成了這次東京奧運遲遲無法決定該不該停辦的重要關鍵。
贊助商有分等級 看贊助費用的多寡決定級別
東京奧運光是日本國內廠商的贊助金就大約有 3,500 億日圓,打破了歷屆奧運的紀錄。其中,像豐田汽車、 Panasonic 屬於大會全球頂級贊助商,他們的贊助費用應該超過 4,000 億日圓以上。也就是說這次大會營運預算 1 兆 6,440 億日圓當中,超過四分之一的費用是由廠商贊助金支應。這筆費用遠遠超過日本政府撥發的 2,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