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天災加上超低利率 日本出現「衣櫃儲金」 把現金放在家裡比較安心

Joel Fukuzawa
Jul 17, 2021

--

隨著新冠疫情長期化,過去在日本一直遲遲無法順利推進的「電子支付」,現在為了減少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總算有了一定的成效。這也讓過去必須大量製造的「硬幣」,呈現生產停止的現象,根據日本財務省內部的資料, 2021 年度計畫製造 100 萬枚硬幣,不過這些硬幣不準備投入市場流通,而是做成「套幣」提供給貨幣收藏家收藏。根據日本銀行的統計,現在日本市場流通的紙幣以及硬幣,分別是有紙幣 118 兆 2,282 億日圓,硬幣將近 5 兆 528 億日圓。這個數字如果跟 2000 年的時候相比,20 年間紙幣的流通量增加了 2 倍,而硬幣只有 1.2 倍。根據日本生命基礎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上野剛志表示:「最主要還是這 20 年來,日銀實行超低利息政策,民眾發現與其把現金存放在銀行生不出利息,還不如換成現金放在家裡來得實際。」這幾年日本出現「衣櫃存款」的現象,民眾發現與其把錢放在銀行,沒有利息可賺,到提款機提錢還得多付一筆手續費,那還不如把錢領出來放在家裡的保險庫裡。

大面額貨幣市場流通率高 顯示衣櫃儲金經濟成型

不過,有人對於上野剛志的推論提出質疑認為:「即便知道貨幣的市場流通量增加,但是也很難證明這些貨幣進到衣櫃裡。」上野剛志說:「民眾把現金收藏在衣櫃的保險箱,會選擇大面額的貨幣,只要關注大面額貨幣有沒有成長就可以推論出結果。」的確在統計數字裡,日本三種面額的紙幣,一萬日圓增加了 1.9 倍、五千日圓增加了 1.5 倍而一千日圓只增加了 1.3 倍。不只是紙幣如此,日本最大面額的硬幣 500 日圓,也大幅成長了 1.6 倍,其他面額的硬幣在這 20 年來幾乎維持同樣的水平,沒有任何的變化。日本民眾會將現金放在家裡,除了平常用錢取錢方便之外,這幾年連續幾次大型的天然災害,也讓民眾發現停水停電的時候,不但 ATM 提款機動不了,電子支付也沒有任何功用,在衣櫃裡擺放一筆現金,遇到這類狀況,相對安心多了。

兩千日圓紙幣不討喜 發行量逐年下降

這樣的思維邏輯,也與日本自古以來的「現金信仰」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造成大面額的紙幣、硬幣流通量增加,但是相對的小面額的硬幣幾乎呈現停滯衰退的現象。 1999 年日本導入消費稅之後,因為結帳的時候,經常會有尾數出現,所以市場上對於 1 日圓硬幣的需求大量增加,從原本市場上只有 300 億枚…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Responses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