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大相樸的靈魂人物 沒有行司相撲將無法比賽

Joel Fukuzawa
Apr 26, 2021

--

「相撲」這個歷史悠久號稱是日本國技的運動競技項目,可以追溯到日本「古事記」上就有文獻可考。起初只是宮廷內對於神祇帶來豐收的感恩祭祀,到了戰國之後成了武士們的戰鬥訓練,尤其是織田信長特別喜歡看力士們比賽,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了江戶時代,看「相撲」成了江戶平民閒暇之餘最好的娛樂。在相撲的土俵上會有拿著像是扇子被稱軍配的「行司」,他們除了要負責判斷相撲力士的勝負之外,還要兼顧會場進行的節奏,這也是他們的職稱「行司:司管相撲活動進行的人」的由來。不過「行司」可不好當,他們都除了要接受過國小、初中的義務教育之外,還必須在 19 歲之前就被選定入行成為「行司」,接受「行司」的訓練。如果順利被選為「行司」,也幾乎可以確保一直到 65 歲為止,都能夠擁有一份工作穩定而且收入不錯的工作。

想要當行司 先寫好一手好字

「行司」也跟相撲力士一樣有階級之分,從最高階的「立行司」往下分成了三役格、幕內格、十兩格、幕下格、三段目格、序二段格以及序之口格,總共八個不同的階級。這些「行司」都受僱於「日本相撲協會」,他們的工作除了在比賽的時候要裁判勝負之外,相撲協會所有的文字告示,包括力士排行表製作撰寫,也都是行司們的工作。電腦字型中有一套楷書發展出來的「相撲體」字型,是入門當行司的第一件功課,年輕的行司們必須要人人寫得出一手漂亮相撲體的好字,才算過關。行司即便好不容易爬上土俵可以判定力士勝負,依舊要戰戰兢競,因為土俵下方會有 5 名的審判委員,他們會分別從不同角度判斷土俵上行司的比賽判決是否正確,如果被審判委員提出異議,這個行司可能會受到相撲協會程度不等的處罰。

一年至少六場的力士大移動

不過,對於行司來說,最累的事情既不是寫一手好字或是在比賽的時候做出正確的比賽判決,每年要為相撲力士在日本全國巡迴安排交通才是最辛苦的事情。日本的相撲力士,一年四季,除了在東京兩國國技館的比賽之外,還必須在三月到大阪的春場所、七月有個名古屋場所以及九月的秋場所還有十一月的九州場所,每一個場所的比賽活動之間,還會安排地方巡業甚至海外巡業,力士們隨著隊伍在外巡業,一整年沒有回家,有些力士回到家裡,自己的孩子看到了還認不得這個突然出現的大個子就是自己的親爹。這種巡業方式從江戶時代就已經傳留下來。江戶時代力士們的交通工具幾乎就是「駕籠(轎子)」或是馬匹以及船隻。直到明治初年日本的鐵道逐漸鋪設完成,力士們巡業用的交通工具…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