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台灣與與那國島經濟交流:挑戰與機遇
台灣與與那國島的歷史連結
位於日本西南端的與那國島,距離台灣僅111公里,是日本領土中最接近台灣的離島。這座僅1700人的小島在二戰前與台灣有著密切的生活和經濟聯繫。當時,與那國島居民的日常生活、教育、就業等需求幾乎全仰賴台灣,讓這座島嶼成為台灣經濟圈的一部分。然而,隨著戰爭結束、國境封鎖,台日之間的交通中斷,島上的繁榮不再,經濟開始陷入低迷。多數居民依然保有對台灣的情感連結,但面對物資、勞動力的缺乏,與那國島逐漸被邊緣化。
與那國町的經濟振興之路
與那國島面對長期的經濟困境,當地政府希望透過「國境交流特區」的構想來重建與台灣的密切聯繫,以促進經濟繁榮。當地政府積極推動台日直航,開設定期航線,期望為島上的經濟注入新動力。儘管該提案因日本中央政府的否決而未能實現,但與那國町並未放棄,最終採取另一條策略:邀請日本自衛隊進駐,以軍事部署帶動基礎設施建設和稅收增長。自2016年起,自衛隊在島上設置雷達部隊,近期更籌劃建設導彈部隊以強化對中國的防禦。然而,儘管自衛隊的進駐短期內帶來經濟效益,軍事部署無法全面支撐當地經濟,缺乏長期的穩定發展基礎。
島民面臨的現實挑戰與需求
與那國島的生活環境依然艱辛,島內的商業、醫療等基礎設施匱乏,生活成本高昂,居民甚至為基本醫療需求也須前往石垣島。由於缺乏穩定的物資供應管道,島上物價遠高於本島,並且建設成本因應自衛隊進駐需求而不斷攀升,加重居民生活負擔。與那國島現僅有連接石垣島的少量航班,缺乏台日直航更使得台灣這個經濟支援潛在夥伴無法充分發揮作用。若能恢復台日之間的定期航班,不僅能帶動旅遊,還能穩定物資流通,改善居民生活環境,為這座邊境小島帶來重要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