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動漫主角的跨業合作 成為流行時尚的主流文化
日本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公布去年造成轟動的日本動漫系列「鬼滅之刃」,衍生出來的經濟效果超過 2,700 億日圓。這當中除了書籍漫畫出版物所得的 850 億日圓之外,電影電視的營收超過 500 億日圓,其他周邊商品以及企業聯名至少超過 1,300 億日圓。而且幾乎喊得出名號的日本平民時裝品牌,像是優衣庫、GU、思夢樂以及 Right-on 去年都推出鬼滅之刃的聯名商品,創造出亮眼的業績。這也讓「鬼滅之刃」模式,成了這些平民時尚品牌,在疫情期間追求業績成長的萬靈丹。無獨有偶,今年的 Gucci 也與小學館的長青漫畫偶像「哆拉 a 夢」推出聯名款商品,在這一波動漫與流行時尚結合的風潮下,不少人非常好奇究竟下一個「鬼滅之刃」在哪裏?
光是單一平台不足以創造聲量 透過複合式平台運用才能拉抬聲勢
這幾年像是「鬼滅之刃」這類透過漫畫、電視動畫最後發行電影劇場版走紅的動漫作品,不在少數。兩齣知名的動漫「進擊的巨人」以及「咒術迴戰」在創作風格以及劇情緊湊度上,都很有可能成為下一波的「鬼滅之刃」的接班人。其中「咒術迴戰」從 2020 年 10 月 3 日推出電視動畫影集之後,原作漫畫也跟著水漲船高。在電視影集推出之前,漫畫的發行數量不過 850 萬本,到今年三月底已經突破了 4,000 萬本的紀錄。「鬼滅之刃」與「咒術迴戰」同樣都是因為電視影集推出獲得高口碑之後,反過頭來帶動單行本漫畫的銷售。這也讓嗅覺敏感的流行時尚產業,再次聞到了潛在商機的可能。動漫角色不一定是萬靈丹 要看鐵粉的群眾結構最近有不少以年輕族群為主的服飾連鎖通路,像是思夢樂、Right-On 甚至唐吉訶德都推出了「咒術迴戰」的聯名款商品。不過這些連鎖通路超前部署,也承擔了一定的風險,畢竟動漫內容受到歡迎並不能保證這些主角們的聯名商品就一定會大賣。過去日本也有不少人氣的動漫角色,像是名偵探柯南、蠟筆小新都曾經與不少品牌合作推出聯名款商品,但是從銷售業績來看,這些高人氣的動漫角色,並不一定是高買氣的品質保證。雖然這也可能與商品的設計有關,不過主要還是這些主角們背後的故事究竟有多少人知道?這些角色的忠實鐵粉又倒底有多少?才是影響到聯名商品銷售業績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