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兩次面臨倒閉危機 藉由核心價值與創新才能倖存

Joel Fukuzawa
5 min readNov 1, 2019

1956 年日本工業設計師柳宗理發表的蝴蝶凳( Butterfly Stool )在國際間受到矚目,不但在 1957 年獲得米蘭三年展金獎,同時還被紐 MoMA 美術館列為永久收藏品。蝴蝶凳之所以能夠成功,最主要還是得依賴天童木工獨家研發的合板加工技術的支援,當時天童木工的研發團隊與柳宗理花了超過五年的時間,才將蝴蝶凳上所想要表達的曲線,完美地呈現出來。雖然上市至今已經六十年過去,這架蝴蝶凳依舊是天童木工的明星商品。天童木工堅持接受挑戰不向設計師的要求說不的原則,造就了他們在木材合板技術上能夠走得比其他同業更快也更先進,不過即便擁有這麼先進的技術,公司依舊面臨好幾次的經營危機。

獨自開發的合板技術 成為企業以及政府機關的常客

位在山形縣天童市的天童木工成立於 1940 年,當時是一群在天童市的傢俱建材工人組成的聯合組織,他們除了製造建材之外也做一些傢俱。進入二戰後,最常出現在天童木工生產線上的是裝彈藥的彈藥箱以及置放在機場誘敵的木頭飛機模型。戰爭結束之後,天童木工將主力放在企業與官廳的高級傢俱製作,1950 年代與知名建築設計師丹下健三一起完成愛媛縣民會館裡 1,400 架以高密度合成板技術製造的椅子,奠定了現有的事業基礎。隨著日本進入高度經濟發展,泡沫經濟帶動了日本高度內需,也讓天童木工的生意越做越大,最高峰的時候曾經年收超過 170 億日圓。

營收過度依賴公家機關 面臨預算刪減危機立現

這將近 200 億日圓的營收中,有九成是來自政府機構的各種訂單,不論是議會議場的桌椅或是體育會館的觀眾席,這些訂單卻隨著泡沫經濟的崩壞而大量衰減。隨著營收衰退,天童木工也只好資遣員工同時關掉好幾條生產線。好不容易,在進入兩千年前總算把公司的經營狀況穩住,那時候還能靠著政府一些固定的建設需求,維持一定的業績。卻沒想到 2002 年當時的首相小泉純一郎宣布大幅削減政府公共預算開支,天童木工才穩住的業績,再次遇到衝擊。這也讓剛接任沒多久的第五任社長加藤昌宏,意識到天童木工必須要在技術上另外闖出一條道路。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