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先解決企業庫存膨脹的痛點 再經營社會貢獻的價值
台灣以及日本每年的食物耗損從 300 萬噸到 800 萬噸之間,全球每年的食物耗損總重量更高達 13 億噸。其中日本最為人詬病的,就是食物保存期限還有半年才到期,就必須要被退回製造工廠銷毀的 1/3 原則。所謂 1/3 原則,就是加工食品從製造開始算起,到賞味期限可以等分成三個階段,如果廠商製造的商品在第一個 1/3 時段內沒有及時從中盤商進到零售通路,就會被退回製造商的倉庫,面對這些離賞味期限可能還有 3 個月到半年的食品,製造商過去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轉手賣給半額商店套現,或者為了維持品牌的信用,有些廠商會乾脆把這些理論上還能食用的商品,直接丟進焚化爐裡銷毀,這也就成了日本每年食物耗損中佔比很重的一部分。
三方皆贏的近江商法 為社會、企業以及經濟找解方
日本現在有一個專門解決製造商堆積如山,無法出清存貨的會員制電商平台。在這個平台上銷售的都是賞味期限即將到期或是規格有問題的商品,而且在這些線上商品不分拆零賣,許多主婦們都自己組成團媽,一起號召團購。但是光是賣庫存品,怎麼創下超過 20 億日圓的營業額以及 35 萬名會員的事業呢?專門養殖批發高級大蝦給日本料亭的谷邊靖泰的經驗解答了這個疑問「疫情爆發之後,大蝦的業績掉了 8 成,冷凍倉庫堆了 30 噸的庫存。結果光是倉庫一年的保管費就要 1,200 萬日圓。」正當谷邊看著塞滿倉庫的大蝦發愁的時候,這家叫做 Kuradashi 電商平台的社長關藤龍也告訴谷邊說:「 1,300 萬日圓!這 30 噸的大蝦我全包了。」但是,用便宜的價格出清存貨,廠商不會擔心影響到品牌形象呢?關藤龍也說:「 Kuradashi 不是單純的特價品專賣店,為了提升品牌以及企業形象,我們特別在每一筆交易上,都會捐出交易金額 1%~5% 的比例,交付給急難救助、天然災害甚至動物保護的團體。」
從小就充滿熱情 不懂食物為什麼要浪費
Kuradashi 公司內部還有一個規定,商品上架就一定要出清。由於賞味期限相對於一般零售平台來得短,商品一上架就立刻在與時間賽跑,「出清存貨」不容許任何的食物以及物資的浪費是關藤龍也得經營核心。今年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