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傳統日本飲食對女性腦部健康的潛在保護效應

Joel Fukuzawa
Nov 28, 2024

--

研究背景與目的
隨著年齡增長,腦部萎縮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可能導致認知功能下降甚至引發失智症。針對這一現象,日本國立長壽醫療研究中心進行了一項長期縱向老化流行病學研究,探索飲食模式對腦部健康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持續以傳統日本飲食為主的女性,腦部萎縮程度較低,與西式飲食的女性相比,認知健康維持方面具有明顯優勢。此研究進一步強調了飲食選擇在老年健康中的重要性。

研究設計與方法
研究團隊聚集了1636名40.3至89.2歲的受測者,包括男性815人及女性821人,進行為期兩年的縱向觀察。在研究初期,參與者需記錄連續三天的飲食內容,包括兩天平日與一天週末的餐飲數據。為確保數據的精確性,參與者使用廚房秤測量食物與飲料重量,並拍攝餐前、餐後照片,由專業營養師根據照片進行統計與分析。腦部體積的測量則採用磁振造影(MRI),評估大腦灰質與白質在前額葉、頂葉、枕葉及顳葉等區域的變化。

分析中,研究根據飲食模式將男性分為「西式飲食」、「以蔬果與乳製品為主的飲食」及「傳統日本飲食」三組;女性則分為「西式飲食」、「以穀物、蔬果為主的飲食」及「傳統日本飲食」三組。通過精密測量與比較,研究試圖揭示不同飲食模式對腦部萎縮的影響。

主要研究發現
結果顯示,女性群體中,採用傳統日本飲食的灰質萎縮比率比西式飲食組少0.145%。考慮到灰質的平均年萎縮率為0.294%,這意味著傳統日本飲食能有效將灰質每年萎縮減少49.3%。其中,傳統日本飲食對頂葉萎縮的抑制作用尤為顯著,並對前額葉萎縮呈現減少趨勢。

相比之下,男性受試者中,飲食模式與腦部萎縮之間未呈現顯著相關性。研究進一步指出,男性群體中吸菸者比例較高可能是干擾因素。數據顯示,吸菸者的灰質年萎縮率明顯高於非吸菸者,或抵消了飲食模式對腦部健康的正面效應。

飲食成分與腦部健康的機制解析
傳統日本飲食以富含多酚、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維生素、胺基酸及植物化學物質為特點。這些成分具備抗氧化、抗炎及促進神經生長的特性,可能是減少腦部萎縮的關鍵。多酚與不飽和脂肪酸被認為可減少腦部炎症反應,維生素及胺基酸則促進神經細胞修復與再生,植物化學物質則有助於清除自由基,延緩腦部退化。

女性因生理結構及荷爾蒙差異,可能比男性更容易從這些有益成分中獲得保護效應。而男性群體中較高的吸菸比例及其他生活習慣因素,可能削弱飲食對腦部的保護作用。這也提醒我們,除了飲食,戒菸及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亦是維護腦部健康的重要一環。

這項研究為理解飲食與腦部健康的關聯提供了重要依據。特別是對女性而言,傳統日本飲食不僅是一種文化遺產,更可能是一種有效的腦部健康策略。隨著全球老齡化的加劇,如何通過飲食維護老年人的腦部健康,將成為一個重要的公共健康課題。未來的研究或可進一步探索傳統飲食模式對不同人群的長期影響,並提供更多科學依據,用於制…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