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個性化的內裝改建以及生活型態改變 帶動日本中古屋市場需求
二戰之後日本社會對於購屋追求的是「新成屋至上主義」,不論是獨立門戶或是集合住宅,日本人總是對於購買中古屋興趣缺缺。最主要的原因在於戰後,日本全國滿目瘡痍,不論是首都圈或是幾個重要的城市生活圈,經過盟軍的轟炸洗禮,過去留下來的木造住宅幾乎都燒成灰燼,日本戰後復興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整地興建新的住宅,尤其重建社區,還能增加勞動力需求,政府也樂於在政策上給予更多的支持,逐漸地戰後的日本人開始喜歡也習慣選擇新成屋當成買屋購屋的首選,這樣的趨勢意外縮減了日本的房屋週期,日本的住宅建築大約 30 年左右就必須要拆掉重建。日本總務省在 2018 年所發表的土地統計調查報告中,日本的中古屋流通量只佔了全年住宅流通量的 14.5% ,相較之下美國的中古屋流通量是 81% 而英國是 86% 就連法國也有 70% 左右的流通量。不過疫情爆發之後,隨著在家辦公的生活型態改變,也重新解構了日本人對於中古屋的看法,日本不動產經濟研究所統計2021 年首都圈的中古屋成交件數為 3 萬 9,812 戶,第一次超過了新成屋簽約售出 3 萬 3,636 戶的成績。
同樣的價格 中古屋與新成屋的空間差了 1.5 倍
中古屋成交量增加的主要原因,除了因為生活型態改變之外,同樣坪數的中古屋價格與新成屋出現的價格差,也是購屋換屋族考慮的要素之一。 2022 年首都圈內的每一平方米的中古屋單價平均大約是 59 萬 8,000 日圓左右,但是新成屋的每一平方米的價格則是中古屋的 1.5 倍,落在 93 萬 6,000 日圓上下。也就是花同樣的價格,中古屋可以買到更寬敞的房型,這對於在家辦公時間增長的上班族來說,魅力當然比新成屋來得高。一家專門提供中古屋資訊以及改裝的平網路平台 Cowcamo 事業部長春田亮一說:「在疫情之前,首都圈外圍二線城市的中古屋市場相對熱絡,但是疫情之後,首都圈內的中古屋市場也變得活躍起來。」尤其是首都圈內能夠蓋新成屋的建築用地越來越少,使得每一棟新成屋的單價年年上漲,春田亮一說:「這也是消費者把目光轉向中古屋的很重要的原因。」
可以客製化的內裝 活躍中古屋市場
「疫情的影響,使得人們的生活型態出現轉變,對於打算換屋買房的夫婦來說,中古屋購入之後可免不了進行內裝修的改裝,這時候不但可以依照工作需求增加具有隔音功能的視訊連線的空間,也能規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