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人力短缺與成本上升 疫後東京夜生活的變遷與挑戰

Joel Fukuzawa
Aug 5, 2023

--

位在新宿歌舞伎町的東急歌舞伎町塔樓,從開幕的時候就打著要活化東京的夜生活經濟圈(ナイトタイムエコノミー),但是它真的做得到嗎?最近東京都知事宣布要強化管理東急歌舞伎町塔樓前廣場夜晚聚集的學生以及遊民。也讓人不禁思考後疫情時代的日本夜生活經濟是否真的恢復? 2020 年疫情發生之後,許多 24 小時營業的連鎖快餐以及咖啡廳都縮短了營業時間。即便是在疫情解封之後,直到今年 6 月為止,恢復常態營業的大型連鎖居酒屋的數量,跟疫情前的 2019 年 6 月相比,只恢復了不到八成。即便過去在澀谷街上習以為常的 24 小時營業麥當勞,現在也只營業到晚上 10 點就打烊。另一個不夜城新宿的狀況也沒有比較好,到了晚上 11 點,大部分的店家都直接拉下鐵門。提早打烊的,不只是餐飲店家,就連過去為了便民的郵局 24 小時窗口,現在最晚也都只開到晚上 9 點就休息營業。同時為了因應明年 4 月啟動的新勞動工時計算,過去經常出現在日劇畫面上的「深夜急行巴士」,包括東急巴士、京王巴士以及國際興業巴士也都紛紛宣佈減班或是停開。

疫情與客流 夜晚營業的投資回收困難

會發生這些現象,主要的原因當然是人力不足,物價以及薪資成本上升,再加上夜間營業不可少的水電基礎本民生費用也在調漲。但是夜間來客數並沒有因為疫情解封而增加,使得店家們在夜晚的投資成本根本無法回收,在赤字壓力下,也就不得不改變改變過去深夜營業的政策。其實日本餐飲縮短營業時間,早在 2011 年東日本大地震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兩家知名的 24 小時營業的家庭餐廳:樂雅樂集團以及雲雀餐飲集團,早已經逐年減少 24 小時營業的門店數量,直到 2020 年 4 月這兩大餐飲集團的 24 小時營業門店就全部歸零。麥當勞從 2006 年開始全面導入 24 小時營業的門店,到了 2013 年在日本全國有超過 1,800 家的 24 小時營業的門市,但是這個數字從 2014 年開始停滯下滑,到了 2015 年日本全國 24 小時營業的麥當勞門店只剩下 819 家,而且還在持續下降中。

網路影響與消費者行為變遷 新世代的空中聚會模式

從人口動態來看,夜晚最活躍的 20~30 歲的族群數量正在明顯減少,加上網路通訊工具的發達,也使得年輕人不再需要晚上找一個可以實體聚會聊天的地方。過去 1971 年~ 1974…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