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中年不學習高齡成老害 47 歲是決定性的關鍵時刻

Joel Fukuzawa
Jul 1, 2022

--

人生經歷過昭和、平成以及令和三個年代的大叔大嬸們,原本應該藉著擁有豐富的人生經驗以及智慧而被後輩尊敬愛戴,最近卻有不少人人私底下被年輕偷偷冠上「老害」的惡名。日本腦科學家武藏野學院大學的澤口俊之教授說:「這是因為掌管人類深度智能的前額葉皮層,隨著年齡增長而萎縮,降低了情感的控制力與判斷力,使得性格越來越尖銳,才容易與周遭的人發生衝突。」。前額葉皮質位在大腦前方,專門掌管理性、思考、情緒、欲望,也是人類大腦比其他動物發達的重要部位。有了前額葉皮質的控制,讓我們即便察覺到恐怖與危險,也不會立刻發出攻擊對方的反應,前額葉皮質會理性的判斷「現在是否該表現出這樣的情緒」,透過意志力控制、壓抑衝動。但如果前額葉皮質如果發生退化,從思考、行為、溝通甚至注意力都會出現問題,這也是為什麼人們在睡眠不足或是飲酒的狀態下,造成前額葉的功能下降,使得判斷力變得遲鈍、堅強的意志力也無法發揮作用。

流動智能衰減與結晶智能的累積 決定未來的人生

在澤口俊之的研究中,前額葉皮層掌管的智能分成「結晶性智能」以及「流動性智能」兩個部分,結晶性智能掌管的是人們透過教育、學習所獲得的語言能力、理解力,隨著年紀的增長結晶性智能會逐漸累積,當遇到突發狀況的時候,前額葉皮層會立刻啟動「結晶性智能」,透過累積的「大數據」與過去的經驗與知識進行比對,做出正確的判斷。而「流動性智能」則是專門處理面對新環境的適應力、新情報的分析能力以及處理狀況的速度與直覺力,這個能力在 25 歲的時候達到頂峰,接著隨著年紀的增加而逐漸衰退。到了 65 歲的時候衰退的速度會突然更快。澤口教授說:「有些人雖然年紀增加,流動性智能自然衰退,卻因為擁有足夠的結晶性智能可以補充,不容易形成老害現象。但是如果在中年時期不具備足夠的結晶性智能,很容易在進入初老的階段後,成為老害的預備軍」

執著心 孤獨感與表現慾 成了高齡暴走的關鍵

日本另外一位專門研究情緒管理的權威安藤俊介認為,高齡者容易暴走發怒有三個主要原因。一個是執著心,會造成人們動怒的起因來自於本能的自我保護,當身體或是周遭的環境受到「外敵入侵」的時候,身體的腎上腺素就會做出「準備應戰」的態勢。對於過去的立場、榮譽、成功經驗執著心強的人,會認為只要侵犯到這些領域就不得不奮起應戰,他們因此變得更容易發脾氣。另外一個是孤獨感,許多人從職場退休之後,失去…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