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Z 世代想的跟你不一樣 用網路人設區分人際關係的界線
這兩天台灣的社群平台被「壽司郎」的鮭魚行銷活動洗版,全台超過百人為了要吃免費鮭魚壽司,跑去改了名字,從網路上傳改過名的身分證當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有不少 Z 世代的年輕人願意改名字吃壽司,當然有些批評的聲音會認為這些年輕人為了吃頓免費餐點,連名字都可以改而覺得不以為然。但是在這群被稱為「數位原生世代」的 Z 世代眼中,對於網路活動反映出來的從眾效應(Herd behavior )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這群 Z 世代的新人類,在日本也出現一些超乎想像的網路怪招,如果你不知道什麼是「裏垢」、「鍵垢」以及「宅垢」,可能連跟他們對話都會出現問題。
不擅長真實社交 卻能夠在網路平台靈活穿梭
聊 Z 世代人類之前,先來定義一下什麼是「 Z 世代」?Z 世代他們大概出生在 1996~2021 年之間,他們出生的 1996 年皮克斯推出玩具總動員,他們從小身邊有著完備的網路世界,長大後對他們來說與網路連結的工具不是電腦而是手機,所以也被稱為「智慧手機世代 iGen 」。他們成長的環境跟過去世代的經驗幾乎沒有任何重疊,他們不擅長真實世界的社交活動,對他們來講,透過網路社群平台的對話,像是 Facebook, Instagram 或是 Line 才會自在,這也才是他們真正的日常。也因為這樣,他們更在乎在這些網路社群平台所呈現出來的「人設」。 Z 世代之前的前輩們,他們觀念裡認為社群平台就是實際自我在網路世界的延伸,所以他們不論在哪個社群平台的「人設」幾乎與真實世界沒什麼兩樣。
喜歡使用限時動態 不想留下太多網路足跡
這樣的觀念對於 Z 世代來說,是不可思議的。像是剛從早稻田大學畢業的山崎恵美子就說:「我一點都不希望公司的同事看到我下班後的生活。」所以如果有 Z 世代他們有不同「人設」的帳號,
如果他們願意主動加你們進入他的社群平台,至少那是他們發送出來信任的訊號。這些 Z 世代對於網路社群平台的操作得心應手,即使同一個社群平台,他們也能發展出許多不同人設的帳號。就拿 instagram 來說,他們喜歡把照片貼在限時動態,而不喜歡直接貼文。這些在 24 小時內就會消失的貼文,對 Z 世代來說更有安全感。由於門檻不高,也讓他們更願意將日常生活的內容放在限時動態裡。再加上限時動態還能選定誰能看得到,如果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