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aS 全球交通服務系統 準備顛覆現有的交通出行常識

台北市街頭共享電動機車的數量,似乎越來越多。這個趨勢與歐洲各國現在正流行的電動滑板車都可以被看成是 Mobility as a Service (MaaS) 或是 Transport as a Service ( TaaS ) 的進階延伸,MaaS 服務的目的在打造一個比自己擁有車輛還更方便、更可靠、更經濟也更環保的交通服務,讓民眾的出行的觀念從擁有車輛轉變為享有全系統的交通服務。所以 MaaS 的根本精神在於整合從電車、巴士、共享汽車、機車甚至共享單車,這套系統必須由政府以及民間的私人企業共同合作,才能真正解決民眾出行最後一哩路的需求。但是過去幾年,台灣整合 MaaS 的工作一直都是由政府獨挑大樑,直到 2019 年才有 WeMo, GoShare 以及 iRent 三家不同系統的共享機車,讓台灣的 MaaS 全球交通服務系統整合開始露出曙光。

豐田汽車準備從銷售汽車轉型到賣出行服務
MaaS 系統在日本則是由汽車大廠 TOYOTA 直接跳出來提出了「 My Route 」 出行整合計畫,透過這個平台 TOYOTA 整合了電車、巴士、計程車以及各式共享交通工具,使用者只要透過智慧手機上的應用程式, AI 人工智能就能立刻搜尋到從出發點到目的地之間的最順暢簡便的交通工具組合模式。 對於 TOYOTA 來說,這也是豐田汽車宣示從「汽車製造商」轉型到「出行服務公司」的試金石。在豐田的 My Route 計畫裡,不光是提供最合適的路線而已,同時也提供即時路況、餐廳預約甚至包括路線上的各式活動情報。就如同台灣的電動機車一樣,在豐田汽車的 My Route 實驗中也發現小型的電動移動工具,的確可以滿足從車站到住家之間的短距離移動。所以豐田汽車現在除了開發 i-ROAD 一人乘用小型電動汽車之外, 電動滑板車以及電動輪椅也將列入明後年的開發項目。

MaaS 的戰國時代 整合平台阻力不小
除了硬體設備之外,對於豐田汽車來說,趁著這一波 MaaS 整合大潮,從平台的支付系統獲利,才是豐田汽車願意投入大筆資金的主要目的。透過豐田汽車獨自的電子支付系統,不但可以掌控金流同時也能獲取客戶第一手的出行訊息。不過,雖然豐田汽車的算盤打得開心,實行起來卻不是那麼簡單,畢竟這當中除了豐田汽車專長的汽車、機車這些硬體設備之外,不論是電車或是巴士這些公公交通工具,都得跟當地的公共交通系統串接才行,但是這些交通系統有的早就開始發展自己的 MaaS 平台,想要讓這些地區公共交通系統放棄原有的平台與豐田汽車的 My Route 合作,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

北台灣重在地生活 南台灣解決觀光交通
在這方面反而台灣比日本更佔優勢,台灣的都市化程度已經達到 80%,而且資訊通訊服務的涵蓋率也超過八成,這兩個條件是滿足 MaaS 系統發展的重要關鍵。其中北台灣的人口密度高,公共運輸普及率高可以整合既有的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共享出行服務,像是共享汽機車或是共享單車,南台灣則應該著手於共享汽車、機車的普及,將有助於地方觀光得出行需求。這幾年各國為了解決都市交通問題,都積極導入 MaaS 全球交通服務系統。根據資誠會計事務所的研究報告,到 2030 年為止全球 MaaS 相關產業的市場規模將會超過 1.3 兆美元。 MaaS 的終極目標將朝向無人自動駕駛、移動型店舖以及無人宅配,不但可以解決偏遠地區出行難民問題,尤其是當共享汽機車普遍之後,一些商業設施、住宅大樓就不需要那麼多停車空間,這也將會使得未來許多產業的商業模式發生改變。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