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歲的女孩立志拯救日本農業 讓農家也能賺到錢

說到「危機就是轉機」這一句話,很多人已經聽到耳朵長繭。這句話聽起來簡單,但是當中的細節卻是充滿故事。 2017 年一位才 28 歲的女孩子叫做秋元里奈,他成立了一家專門提供給堅持有機栽培,對於自家農產品有自信的小農一個銷售販賣的管道,這個平台叫作「食べチョク」。食べチョク的目的要直接打通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壁壘,讓小農們的堅持也能夠獲得一定的利潤回饋。雖然秋元里奈的想法,受到不少消費者的支持,而且他也在 2019 年獲得日本福布斯雜誌頒發的「改變世界未滿 30 歲的 30 名年輕人」中的一名。但是這一路走來,並不是那麼容易。

農家出身卻被家族勸說不要務農 女孩子當個公務員就好
秋元里奈從小就在鄉下長大,不論春夏秋冬,都能吃到爺爺從菜園裡摘回來不同的蔬菜水果,即便小朋友玩遊戲,也喜歡在菜園田埂裡打滾。對於秋元來說,田園牧歌的生活是再正常不過的日子。但是當他準備考大學的時候,家裡的人幾乎一致反對他從事與農業相關的事情,「做田的人賺不了,女孩子就去考個公務員好了」。於是,秋元里奈聽從了家族的想法,選擇了慶應大學理工學院的金融工學,希望透過金融機關的思維邏輯去測定企業的價值。大學畢業之後,原本想要進入東京證券交易所的秋元里奈,卻因緣際會進入了 DeNA 這家日本最知名的行動遊戲開發的新創公司。

闖入數位新創公司 開了眼界也給了機會
經過三年半的時間,從業務、網站經營到陌生開發的磨練,秋元里奈重新燃起了對於「農業」的熱情「我經常在想,為什麼農業賺不了錢?為什麼想要做農業經濟就不可以?」秋元里奈反覆的在心裡自問自答。「這時候我才發現,依照日本農業目前體制,是一個超級危險的行業,因為大家早就知道問題在哪裡,甚至早在 30 年前就知道了,可是從來沒有想要改變,也不知道怎麼改變。」於是秋元里奈決心離開 DeNA 要做一個能夠讓農家也能賺錢的平台。

農業運銷體制長年不變 農家成了被剝削的受害者
日本的農家當中,有 94% 都是中小規模的農家,雖然他們對於生產的農作物有著一定的堅持,但是他們卻沒辦法自己訂定銷售價格,因為大部分的農產品都要透過 JA (農產運銷社)進行銷售,這就會造成,只要形狀符合規格,不管這些蔬菜水果的口味如何,都是齊頭式的訂價。也就是說,透過手工勞動少量生產的農作物與大型機器批量生產的農作物,透過 JA 銷售的價格都是一樣,這也是中小規模的農家努力生產卻沒辦法賺錢的主要原因。

不是要與 JA 抗衡 而是要提供農家另外一個選擇
「既然農家可以生產高品質又安全的農產品,卻又沒辦法因為務農而賺到該有的利潤,未来日本農業的前程當然越來越黯淡。」秋元里奈想清楚了日本農業的病灶,便決定成立「食べチョク」這個平台,透過 IT 技術以及諮詢服務,消除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資訊差」。秋元里奈說:「不是要批評 JA 的角色,畢竟大規模的流通,還是需要像 JA 這樣的組織才能做得到,但是食べチョク的存在,是要填補不同規模、不同需求的落差,如果日本的農家只有一家 JA 可以做盤商,那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想要做到這樣的規模,對於學過金融工學的秋元里奈來說,將公司上市上櫃才能夠有充沛的資金可以調度。「由於現在中小農家們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刻,所以我們的時間表也不能太慢,至少 5 年內就必須要上市上櫃。」

不被新型冠狀病度疫情打倒 反而從危機找出生存的機會
就在秋元里奈下定決心沒多久,新型冠狀病毒開始蔓延。她也立刻強化食べチョク的電商模式,政府宣布緊急事態宣言之後,不少的餐飲店、學生營養午餐也被迫停業。許多魚肉蔬果這些食材沒有可以消化的地方,堆積在倉庫裡。秋元里奈設立了「食材支援計劃」協助農家把無法消化的食材,轉賣到為了防疫每天沒日沒夜加班的醫療院所,而且秋元里奈不是只販賣食材而已,他還特地找了知名的料理師傅協助製作各式各樣的便當餐點,讓這群醫療工作者在防疫期間也能夠有充足的養分補充。秋元里奈從公司成立開始,他不管任何場合,都會穿著印有公司 LOGO 的 T 恤「我從公司成立就下定決心,在公司上市上櫃之前,絕對不會換穿別的衣服,因為我要讓更多的人知道我們成立這家公司的目的與理想」。從秋元的故事裡,可以明白不論是「危機」或是「轉機」,只是在一念之間的事情而已。
福澤喬,帶你從縱深潛入去認識日本這個鄰居。當了十幾年的記者,希望做的事情就是用文字、影像去傳達心中的一些想法。如果喜歡這篇文章也請讓我知道,同時歡迎Follow
這是讓我調整寫作方向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