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面對 2022 年通膨風險 Z 世代的購物原則:不必天長地久 只需好脫手

Joel Fukuzawa
Dec 10, 2021

--

鹹粥、滷肉飯售價調整價格 20 元,就可以引起台灣鄉民的反彈。但是在新冠疫情、零碳排以及氣候變遷的交互作用下,全球明年在新冠疫情之後,將會出現通膨壓力。以日本為例,雖然日本的岸田內閣提出「新資本主義」強調同時重視經濟成長與財政分配,但是從現實狀況來看,岸田文雄的「新資本主義」很可能會變成「新節約主義」,民眾會因為物價上漲把荷包看得更緊,過去在通貨緊縮的年代,日本的工薪族還能因為生活物價不高,忍受長年薪資不動如山,但是這波新冠疫情,使得過去全球供應鏈出現危機,從農地、工廠到貨櫃碼頭,都出現人力短缺的現象。面對通膨壓力,年輕的 Z 世代發展出他們新的「節約」方程式。

原物料半年漲兩番 便宜不再是王道

日本農林水產省最近公佈的報告提到,日清食品明年年初小麥粉製品價格將調高 3~6%,義大利麵以及相關醬料調漲 3~9%,就連疫情期間賣得最好的冷凍食品,也計劃調漲 4~7%的價格。其實日清食品才在今年七月剛調整過一次價格。原物料調漲當然會帶動終端消費商品的售價,山崎麵包生產的超芳醇吐司麵包就漲了 9%,其他麵包店的麵包平均漲幅也在 6%~7% 左右。這一波食用油、麵粉以及肉類價格的上漲,同樣影響到外食產業,今年九月知名的牛肉丼飯連鎖店「松屋」的招牌牛肉飯,上調了 60 日圓從原本 280 日圓調漲到 330 日圓。除了餐飲行業之外,台灣觀光客最喜歡逛的百元商店,也出現了改變規格,調高售價的戰略。過去貨架上百元均一的光景逐漸消逝,取而代之的是 300 日圓、 500 日圓多價格帶的經營模式。這些變化代表著這些大眾零售業者長久以來奉行的「便宜至上主義」已經漸漸出現疲態。

一次買齊減少出門機會 透過網站比價

疫情期間各國防疫的鬆緊程度各有不同,在人流控管的前提下,過去透過廉價勞工所生產的低成本商品,在全球供應鏈相對脆弱的情況下,越來越不可行。尤其是能源價格高漲以及零碳排的推動,提高了商品的製造成本,企業為了維持利潤,終端售價調漲勢在必行。在通貨膨脹的風險下,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與思維也開始發生改變。像是為了考慮汽油燃料費上漲,更多人選擇一次出門買齊所有的生活用品,或者是透過網路超市以及宅配到府服務,降低出門所需的成本。物價上漲,使得消費者選擇大包裝商品降低購買次數提高效益,他們也會利用各種網路平台進行比價。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