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面對原物料上漲壓力 連鎖通路商紛紛推出自有品牌商品

Joel Fukuzawa
May 26, 2022

--

自有品牌商品(Private Brand PB 商品)指的是商業零售通路透過收集、整理、分析消費者對於某類商品的需求與產品特性,提出新產品開發的設計要求,這些新產品不一定是橫空出世的全新商品,更多只是單純改變包裝規格,做出專屬這個零售通路銷售的商品,這類商品的好處在於除了自家通路之外,沒有其他可以通路販售,不用顧慮與其他競爭通路發生削價經蒸的價格戰,容易控管成本,但是缺點在於必須自負商品行銷成敗盈虧以及庫存,如果追加生產的時間判斷錯誤,人氣商品也可能成為萬年庫存。不過,最近為了因應不斷上漲的原物料價格,可以看到市面上越來越多打著平價的連鎖通路,像是唐吉訶德、松本清也開始積極的推出自有品牌商品,但是在現有通膨壓力下,自有品牌真的是連鎖通路的最優解嗎?

日本最成功的自有品牌商品 無印良品

日本最早的自有品牌商品,可以回溯到 1959 年由大丸百貨發行的 Trojan 襯衫以及隔年由大榮超市推出的大榮蜜柑罐頭,不過當時自有品牌商品在消費者的印象中,品質比全國通路銷售的一般商品明顯遜色。直到 1980 年由西武集團成立的自有品牌「無印良品」出現之後,自有品牌商品才在消費者心中的地位拉抬起來。同一個時期,一家從兵庫縣起家的量販超市,也開始冒出頭。這家叫做「業務超市」的量販超市的創業社長沼田昭二只有高中畢業,在講究學歷代表成就的日本社會中,沼田決定自己獨立開著貨車到國民住宅兜售批發來的棉被組。「我高中畢業之後,先進到三越百貨,待沒多久就知道依照自己的學歷,很難在三越出人頭地,那還不如自己出來創業。」沼田昭二靠著賣棉被攢下來的存款, 27 歲的時候在神戶開了一間小超市。不過,當時日本已經有不少大型超市出現,沼田的小超市不論在進貨價格或是集客能力上,都不能跟這些大型連鎖超市抗衡。

業務超市學著彎道超車 三十多年前佈局自有品牌商品

如果是其他人,遇到這樣的狀況,可能會放棄另起爐灶,沼田也說「這就好像馬拉松賽跑一樣,人家已經比你先跑了,你再怎麼追,即便是再多開一、兩家連鎖店,還是追不上。」不過沼田決定繼續留在超市業界,但是他要彎道超車,他不把資金放在日本國內開店展店的預算上,他趁著當時中國勞動成本低廉的優勢,跑到中國設立製造工廠,專門生產日本連鎖超市沒有的大包裝又便宜的自有品牌商品。「為了讓消費者一目瞭然,乾脆把店名取名為業務超市。」沼田心中…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