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靠著一只珐瑯鑄鐵鍋 將不起眼的町工場帶入世界的舞台
鑄鐵鍋一直都是許多喜歡下廚的朋友必備的道具,鑄鐵鍋除了可以用在燉煮之外,不論是蒸、炒、炸、烘烤或是燜燒都可以一鍋搞定。其中琺瑯鑄鐵鍋又因為外表美麗,成了許多料理達人的最愛。但是琺瑯鑄鐵鍋有一個問題,因為琺瑯鑄鐵鍋在製造的時候,必須加熱到 800 度的高溫琺瑯才能確實貼附在鑄鐵鍋上,但是這麼高的溫度又會讓琺瑯鑄鐵鍋的邊口變形,導致鍋與鍋蓋之間無法密閉貼合,這個問題一直就是琺瑯鑄鐵鍋無解的難題,但是卻在 2010 年被一對來自名古屋的兩兄弟解決了,他們的琺瑯鑄鐵鍋因為具有高密閉性,可以無水調理蔬菜,讓水分自然流回鍋裡保留原有的養分,這也難怪不到十年的時間,這套珐瑯鑄鐵鍋已經在全世界賣出超過 35 萬個,同時獲得許多米其林廚師的推薦。
改革開放人工便宜 日本製造業大西進
名古屋從明治維新開始,就以紡織聞名全國。知名的汽車製造商豐田汽車前身豐田自動織機製造所,就是一家位在名古屋專門生產紡織機器的工廠。名古屋同時聚集了不少紡織相關的大小工廠,愛知多比公司( AICHI DOBBY ) 就是其中一家,愛知多比成立於 1936 年,專門鑄造生產紡織機以及汽車零配件。但是 1980 年代中國改革開放,日本國內的紡織廠紛紛遷移到當時薪資只有日本 1/3 的中國,愛知多比生產的紡織機器自然也就乏人問津,營收大滑坡剩下不到全盛時間的一半,當時的社長土方一久,為了維繫公司生存停止生產紡織機器,同時將人員裁減到只剩四分之一,工廠改成專門承接大廠派發的工作。這時土方一久的大兒子土方邦裕大學已經畢業,進入豐田通商擔任外匯操盤手。土方一久要兒子回家幫忙度過難關,那時才 26 歲的土方邦裕只好順從父親的指示,辭掉人人羨慕又高薪的外匯操盤手,回家幫忙這間看來快被時代吞噬的鑄造工廠度過危機。
老工廠沒訂單 負債超過四億日圓
土方邦裕一上班就開始查看公司的帳簿,沒查還不怕,查了之後把他嚇出一身冷汗,原來公司已經負債日圓四億多。但是既然答應父親回來,也就沒有回頭路可以走。土方邦裕每天除了要去跑業務接單,讓公司可以持續運轉之外,他自己身為一個鑄造業的門外漢,只好從零開始學習鑄造的各種知識技能。「當時腦袋想的就是要維持公司持續營運下去。」就這樣過了五年,好不容易公司的業績逐漸上軌道,這時候土方邦裕覺得光靠他一個人沒辦法讓公司變得更好,必須再找一個幫手才行。這時候小他三歲的弟弟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