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ber-only story

關東關西賞櫻的由來大不同 關西走貴族風 關東接地氣

Joel Fukuzawa
Apr 2, 2022

--

日本人已經有兩年沒辦法像過去那樣在滿開的櫻花樹下,鋪上一層地墊呼朋引伴一起吃飯喝酒,今年東京的櫻花幾乎全開,但是新冠疫情還沒有完全得到控制,看能今年日本人又只能路過櫻花樹下,回想過去賞花的歡愉。平安時代的歌人在原業平寫了這麼一首和歌「世の中にたえて桜のなかりせば春の心はのどけからまし(如果世上沒有櫻花,春天就不能讓人悠閒地等待)」詩詞裡對於春天櫻花花開的期待一直深植在日本人的 DNA 中。日本歷史上最早的賞櫻紀錄是嵯峨天皇在現在京都市中京區的神泉苑舉辦的賞櫻「花宴之節」,由於嵯峨天皇對於漢詩情有獨鍾,在賞櫻的花宴中,會邀請當時知名的文人雅士,一起坐在櫻花樹下吟詩作對,從此日本人的生活開始與櫻花發生緊密的連結。

櫻花不是日本人的初戀 平安時代發生大逆轉

不過櫻花並不是日本人的「初戀」,日本人在「花花世界」裡的初戀情人其實是梅花。在平安時代之前的奈良時代,有一本知名的和歌集「萬葉集」,萬葉集總共有 4,500 首和歌,當中超過 100 首是詠梅的詩句,而關於櫻花的詩句不到 30 首。但是到了平安時代的「古今和歌集」發生逆轉,詠櫻的詩句遠遠超過詠梅詩句,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名譽教授白幡洋三郎認為「嵯峨天皇在神泉苑舉辦的花宴之節,是主要的推手。」接著日本進入戰國時代, 豊臣秀吉在京都醍醐寺看到櫻花盛開的模樣,深深的被感動,他立刻派人在醍醐寺再種 700 株的櫻花樹, 第二年在醍醐寺舉辦一場「醍醐花見」,找來近臣還有寵妃將近 1,300 多人一起在櫻花樹下,大開賞花盛宴。

關東河邊整排的櫻花樹 原來有經濟考量

不過一直到這時候,賞櫻都還只是停留在貴族以及統治階層的高級「娛樂」,對於一般民眾來說「春天賞櫻」是個陌生名詞。真正把賞櫻平民化的人是江戶幕府第八代的征夷大將軍徳川吉宗,據說當時江戶城每年夏天都要被水患所苦,雖然每年洪荒過後,徳川吉宗都會命人在河岸重修堤防,但是幕府國庫空虛,拿不出足夠的預算動員足夠的人力以及物力,使得每年的堤防只能簡單的填補沒辦法把堤防的土方完全夯實,只要大洪水一來,這些土方很容易潰堤。幾年下來,徳川吉宗覺得這個問題不解決不行,有天他突然靈光一現,找人沿著河道的兩岸的堤防種植一整排的櫻花樹,由於櫻花樹的根會扎得很深,能夠有效地抓住土方,不被洪水沖散,接著徳川吉宗鼓勵江戶城的百姓,春天櫻花開的時候可以到櫻花樹下賞花飲…

--

--

Joel Fukuzawa
Joel Fukuzawa

Written by Joel Fukuzawa

福澤 喬_東亜人間社会観察,喜歡讀書與你分享。每天兩分鐘帶你窺探東亞的社會文化動態與經濟趨勢。所有文章不提供免費轉載,如有合作需求請先 email :fukuzawanewmedia@gmail.com

No responses yet